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知心姐姐网特别报道:孩子上网 家长要适当管理和引导

(2009-07-20 13:45:20)
标签:

成长

教育

知心姐姐

热线

少儿

杂谈

分类: 记者.媒介

知心来信:

 

“我是一位初二学生的妈妈,我的孩子今年15岁了,他在小学五年中学习成绩一直很好,体育尤其突出,脑子不错,但至从初一后半学期开始,星期天沉迷于网吧,有几次也不归宿,但那时没缺课。升入初三后,更加沉迷于网吧了。这次周六出去,整整四天没回家,旷课三天,向同学借了50块钱,花光了才让同学给我打电话把他领回家.

 

相信,这位妈妈的苦恼,也是众多妈妈的苦恼!那么,究竟该怎样解决这个成长中的“难题”?放任还是限制?理解还是打骂?……

 
    网络作为时代的产物,已经走进了寻常人的家中,无论老人还是小孩,都对它不再陌生,它也不再高深莫测,一个鼠标,就能轻松“点”进这个五花八门的世界!可对于家长来说,对这张“网”还是有点发怵,为什么?怕这张无形的“网”,网住了孩子的心!

 
家长的担心:学习成绩

 


    说到孩子玩电脑,上网,不少家长持反对意见,就算不反对的,也不支持。“电脑的出现肯定是好事,但孩子上网肯定不行,本来她学习就差,更不能上网了。”重庆某小学三年级学生灿灿的妈妈江女士在接受采访时,很斩钉截铁地回答,女儿灿灿曾向妈妈索要一台电脑,因为她看到班里的很多同学都有了QQ号码,她也想要,却没想到遭到妈妈的严厉拒绝不说,还被狠恨地说了一顿。“她上网就去跟同学聊天,不做作业,所以不能买。”但江女士却没想到,女儿索要电脑没有成功,就去同学家、或者表哥家玩,“再这样下去,估计再大一些就上网吧了。”江女士无奈地说。

 
    河北的艺萌(化名)也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父母平日对我要求很严,上学时间不让看电视看电脑,玩网络游戏。我对聊天,游戏方面更是擀面棍吹火,一窍不通。”艺萌坦言,即使放假,如果在网上看动画片也不容易,必须要先看书,背三字经,练书法,才能看一会儿,但妈妈会给她定时间看,对于网络游戏妈妈连看都不让她看一眼。

 

 不少家长在接受采访时,肯定了网络的积极影响和意义,但说到孩子上网,都持反对意见,为了杜绝孩子上网,很多家长都拒绝在家安装网络,“我家不装宽带,不然孩子老惦记着上网,影响学习”,很多家长共同担心,就是网络影响孩子学习,有的还担心孩子长时间坐在电脑旁影响身体健康,所以,都煞费苦心地让孩子远离电脑。

  

孩子的“解释”

 

对家长的小心谨慎,很多孩子却持相反观点,不仅认为自己不会沉迷电脑影响学习,而且还认为能在网络上收获良多。

 

虽然妈妈在对待上网上面,对艺萌很苛刻,但艺萌对待上网,也有自己的想法。  “上网查资料的时候会让我懂得多一些知识,对于我来说网络里的资料像知识的海洋,我会尽情的遨游吮吸海洋里的精华。

一位名叫“心语”的孩子在接受记者网络采访时说,“我一般都是查资料,看电影,动漫……收获超多,我从不玩网络游戏。电脑并不是只有游戏,仍有很多可以利用的地方,因为它是用人类智慧开发出来的。”不仅如此,她还对沉迷网络游戏的人发表了自己看法,她认为,沉迷其中的孩子大都是或多或少遇到了不同挫折,想要发泄,因为未及时得到帮助,就发泄错了地方,然后得到快感就沉迷不能自拔。

 
  显然,在对孩子的采访中,发现孩子对网络的态度要开放得多,认同感也很强烈,不仅认为能在网络上学习有用的知识,还能开阔自己的眼界,丰富生活,而对那些沉迷网络不能自拔的孩子,也非常不认同。


  当问及沉迷于网络的同龄人时,孩子们给出了自己的意见,孩子是怎样看待的呢?

“心语”告诉我,对待上网成瘾的孩子,家长以及他身边的人应该理解他,一如既往爱他,多沟通,找出他内心真正痛苦的烦恼的地方,说不定问题就出在父母,学校,成绩上。“这时候不要强制不让他玩电脑,而是教他怎样去玩,除了游戏还能利用电脑做些什么。”


   到底网络是天使,还是魔鬼?该远离还是该亲近?

 
  专业人士:网络是个好东西,但是要有原则,适当引导

 

一个孩子,在树上抓住了一只小鸟,笑嘻嘻地问问一位老者,“你猜,这只鸟是活的还是死的?”

老者不语,沉思……“该怎样回答这个问题呢?”

周围的其他孩子哈哈大笑:我们知道,我们知道……

其实老者也知道,如果他回答是死的,那么孩子就会松手让鸟飞起来;如果他回答是活的,孩子就会把它捏死。

总之,无论老者怎么回答,答案都是错误的,因为结果掌握在孩子手里。

 

中国传媒大学媒介素养研究组张洁博士通过这个形象的故事,肯定了网络是时代的产物,孩子上网也没有错,但结果是好是坏,就像故事的结果一样,掌握在孩子手里。“网络是没有边际的大海,孩子在海上航行时,需要掌握方向,才不会迷失。”张博士这样说。“现在孩子的生活太单调了,回想一下我们这辈人的童年是怎么过的吧,山坡、荷塘、大树……到处都是身影,现在又是独身子女比较多,同伴交往的机会很少,孩子也需要交流,也渴望交流。


  知心姐姐网特邀评论员王玺认为,网络的出现是好事,家长要认同,更要允许孩子上网。“家长自己最好能够花时间来熟悉一下网络,很多的矛盾或者说代沟,其实是我们主观判断了我们不熟悉的事情。”如果家长自己熟悉网络,用的比较多,这样对孩子的上网也有指导作用,如果自己一窍不通,道听途说,往往视会网络为洪水猛兽。

 

王玺还说,家长不能一味的反对或者支持,不然,反对的典型就是禁止上网;支持的典型就是让孩子随便上,这都不合适。对于孩子来说 要明确自己上网干什么。

 
  知心姐姐网编辑给出建议:对于12岁以下的孩子上网,家长最好能够陪同,并做指导,引导孩子积极利用网络,但不要被网络控制,规避孩子上网的风险。

 

对于年龄大一些的孩子,家长也要掌握主动权,有原则的允许孩子上网,既不要强硬制止,也不要放任自流。同时要培养孩子自我管理的习惯,比如规定上网时间,上网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并且严格遵守。要通过谈话、查看上网记录等方式了解孩子的网络行为。


儿童上网安全规则,本规则适用于18岁以下青少年:

 

上网是好事,但和任何其它好事一样,也有可能遇到一些“事故”,以下这些规则只是为了使你更加安全。 

 
  第一条:在网上,不要给出能确定身份的信息,包括:家庭地址、学校名称、家庭电话号码、密码、父母身份、家庭经济状况等信息。如需要给出,一定要征询父母意见或好朋友的意见,没有他们的同意最好不要公布,如果公布要让父母或好朋友知道。 


  第二条:不要自己单独去与网上认识的朋友会面。如果认为非常有必要会面,则到公共场所,并且要父母或好朋友(年龄较大的朋友)陪同。 


  第三条:如果遇到带有脏话、攻击性、淫秽、威胁、暴力等使你感到不舒服的信件或信息,请不要回答或反驳,但要马上告诉父母或通知服务商。 


  第四条:未经过父母的同意,不向网上发送自己的照片。 


  第五条:记住,任何人在网上都可以匿名或改变性别等。一个给你写信的“12岁女孩”可能是一个40岁的先生。


  第六条:记住,你在网上读到的任何信息都可能不是真的。


  第七条:当你单独在家时,不要允许网上认识的朋友来访问你。


  第八条:经常与父母沟通,让父母了解自己在网上的所作所为。如果父母实在对计算机或互联网不感兴趣,也要让自己的可靠的朋友了解,并能经常交流使用互联网的经验。


  第九条:控制自己使用网络的时间。在不影响自己正常生活、学习的情况下使用网络。最好平时用较少的时间进行网络通信等,在节假日可集中使用。


  第十条:切不可将网络(或电子游戏)当作一种精神寄托。尤其是在现实生活中受挫的青少年,不能只依靠网络来缓解压力或焦虑。应该在成年人或朋友的帮助下,勇敢地面对现实生活。

 

时间:2009年07月16日 作者:罗江 责任编辑:星星
来源:知心姐姐工作部


 

文章来自知心姐姐网http://www.zxjj.com.cn

本文为原创稿件,如需转载请与知心姐姐工作部联系

电话:010-8404288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