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OTV《保印说书》第1期:《小艾,爸爸特别特别地想你!》

标签:
caotv曹保印观点保真丁午读书文化 |
《保印说书》第1期
推荐:《小艾,爸爸特别特别地想你!》
曹保印
《保印说书》的首期,为大家推荐的是丁午的《小艾,爸爸特别特别地想你!》。今天,当我把这本书读给不到6岁的女儿听时,我、孩子、在一旁的夫人,每个人都哭了。我讲了一半就讲不下去了,因为这本书实在是太感人了。
这本书得来偶然,一个同事去参加了一个会议,拿到两张书签,就对我说:这本书你一定会喜欢。于是我就上网买了这本书。我发现,这本书真是一本好书。丁午是我国著名的漫画家,机器猫就是他首次引进中国的。丁午的父亲曾经是北京一个医院的院长,母亲是一位日本人。丁午195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在《中国青年报》担任美术编辑,1969年被下放到五七干校。五七干校是特别时代特有的针对干部的一种教育形式,也是一种改造方式。
五七干校表面上是干部学校,实际上这些干部要在这里改造自己,怎么改造?当然是通过沉重的劳动。这本书就是丁午在五七干校期间写给女儿小艾的信。当年他的女儿小艾刚刚8岁,还不识多少字,于是丁午就用写信和漫画的方式,描述自己在河南信阳一个干校的改造生活。从1969年5月到1972年8月,他给女儿一共写了61封信,277面。丁午去世之前一直在寻找这批写给女儿的信,但没有找到。丁午去世以后,他的儿子在整理他的遗物的时候发现了这批书信,于是我们才能看到这样一本书。
这本书到底有多感人?我们可以看一下其中一个故事,丁午用写字和画画的方式向女儿描述自己在农村干活的生活:我用一个刨子把一堆像小山一样的木头全都刨平了,做成了几百个窗户。我们可以想象,对于一个画家来说,用刨子做几百个窗户,实际上是一个苦役,可是丁午不能流露出自己的痛苦,否则会让妻儿担心,于是他苦中作乐,用漫画的形式告诉孩子:你看爸爸能够把小山一样的木头做成几百个窗户,这是多么幸福多么光荣的一件事啊。这种
苦中作乐背后隐藏的是一种时代的悲哀。丁午写这些书信,是为了对女儿倾诉思念之情,在每封信的开头,他都是这样写的:小艾,我最亲爱的女儿,爸爸特别特别地想你,你知道吗?有时当这种感情难以压抑的时候,他甚至会用长达7个特别:爸爸特别特别特别特别特别特别特别地想你。读到这里的时候,我都忍不住眼泪流了下来,我们可以想见一个父亲对于女儿的真挚的爱。也正是这种爱让他在干校顽强地生活下来。
当我们回忆那段历史的时候,很多人用写书的方式来记录那段历史,但是书在很多时候会做刻意的隐瞒,但是这本书,都是家信,没有想要出版,因此书中的每封信都是极为真挚感人的。我给大家讲个故事,丁午在干校收到女儿的照片,他看了又看,然后用信封装好,放在枕头下面。他刚放下,又拿出来看,看完再放下,放下再拿出来……一直看到晚上干校熄灯。熄灯后他还想看,于是划一根火柴看一会儿,再划一根火柴再看一会儿……直到一盒火柴全部划完。可以想象,父亲对女儿的思念,是怎样一种痛苦和无奈。
在书中,女儿和儿子回忆父亲的时候,总是说父亲是一个很乐观的人,即便癌症晚期在病床上,他还会向儿女扮鬼脸。就是这样一个乐观的人,才会有这样一个生活的态度,才会在艰难的岁月中给我们留下了这么60多封真挚的书信,给我们留下了一笔极为珍贵的精神财富。我经常说一个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细胞,如果家庭崩溃了,如果家庭中的伦理和亲情不存在了,那么无论这个社会的经济多么发达,都没有任何意义。
这本特别的时代特别的书让我们看到一个特别的父亲和一个特别的女儿之间的真挚感情,所以我向大家推荐这本书。无论我们的经济多么高速发展,无论我们的社会多么多元,无论我们身处的是一个多么浮躁的社会,无论我们有多少压力、无奈、彷徨和痛苦,只要回到家庭,回到那个世界上最温暖的屋檐下面,所有僵硬的感情,都可以被温暖成一池春水,都能被软化成女儿睡着后父亲的一个吻。
我建议大家在节假日期间,不妨好好读一本书,不妨就从这本《小艾,爸爸特别特别地想你!》开始,我也向大家特别特别的郑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