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保印:在北京电视台评论员签约仪式上的讲演

标签:
曹保印新闻评论评论员签约仪式北京电视台讲演文化 |
我是谁,我能做什么,我该怎么做
——2011年12月20日在北京电视台评论员签约仪式上的讲演
曹保印
尊敬的王晓东台长、赵多佳总编辑、朱江副总编辑、艾冬云主任、袁子勇主任及诸位亲爱的师友们:
大家晚上好!再过11天,旧的一年就要过去,新的一年就要到来,所以,这些天里,我一直在盘点自己的旧年、计划自己的新年,看看旧年里收获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想想新年里能收获什么,又将失去什么。这是我多年的工作和生活习惯。通过它,我可以提醒自己一遍遍倾听深藏内心的声音:我是谁?我能做什么?我该怎么做?
我是谁呢?此时此刻,站在这里,我知道我是刚和王晓东台长签约的北京电视台的评论员;而去年的这个时候,为了创办曾经的《锐周刊》,我知道我是再三犹豫之后,婉拒了中央电视台邀约,和赵蕾老师口头签了君子约的北京电视台的评论员。今天,我必须坦承,如果不是赵蕾过人的人格魅力,我不会在去年此时台北门的寒风中,答应她的邀约。我记得,当时的她,身着的是单衣!而在将要过去的这一年中,我知道,为坚守住这份君子之约,赵蕾付出了很多努力。《锐周刊》有这样的制片人,《锐观察》有这样的制片人,北京电视台有这样的制片人,我有这样的好朋友,是节目之幸,人生之幸。
不过,评论员这样的身份,并不是我看重的。虽然,我已经写了16年的新闻评论和文化评论,从署名评论写到不署名社论,从河南写到北京,从专业报写到都市报,从报纸写到图书,又从电台说到电视台、网络和手机,获评2010年度中国十大最有影响力新闻评论员。
那么,我看重的,是什么呢?我看重的,是让一个美丽的女人幸福,让她能时刻感受到,我对她的爱。我知道,这是她的全部。她是谁呢?她是我的妻子。我更看重的,是让另一个更加美丽的女人幸福,让她更能时刻感受到,我对她的深爱。我知道,这同样是她的全部。她又是谁呢?她是我的女儿。是的,我看重她们,看重我那个小小屋檐下的家,它才是这个世界上最温暖也最需要温暖的地方。所以,在我所有的身份中,我最看重的身份,一个是丈夫,一个是父亲。
我深知,家是社会最基本的单元,也是社会最敏感的细胞。爱家,就是爱社会。守望家,就是守望社会。保护好家,就是保护好社会。维护家的利益,就是维护社会的利益。我深知,在中国,有无数的男人,像我一样深爱着自己的妻子和女儿,绝不容忍她们被欺凌与侮辱,绝不容忍她们受贫穷与困顿,这其中就包括在座的、包括王晓东台长、朱江副总编辑在内的所有男人。我深知,在中国,有无数的女人,像我的妻子和女儿一样,把丈夫和父亲看作自己的全部,感知他的冷暖,照顾他的饮食,绝不容忍他被饥饿与冻馁,绝不容忍他受迫害与折磨,这其中就包括在座的、包括赵多佳总编辑在内的所有女人。
于是,问题随之而来:我能做什么?这里的“我”,既包括我自己,也包括你们——在座的,每一个人。我想,我能做的,就是爱她们,以全部的生命力量,维护她们的权利和尊严,让她们在自己的国土上,能自由地迁徙、诗意地生活,不受户籍之碍,不受城乡之隔,不受贫贱之苦,不受暴力之害,不受非法之侵,不受强权之辱,不受专制之毒,不受奴役之悲,不受愚昧之痛,不受玩弄之耻……
而为了做到这些,我选择了“意见表达”这个职业,努力做一位优秀的作家,用文学的方式,刻录我们的时代。至今年年底,我出版了自己的第20部作品《左手历史 右手现实》。努力做一位优秀的新闻人,用新闻的方式,特别是用新闻评论的方式,评说我们的时代。至今年年底,我坚持在报纸、杂志、电视、电台、网络、手机做日常观点表达。今天与北京电视台正式签约,就是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日常观点的表达。从这个意义上说,评论员的身份,尤其是首都电视台评论员的身份,其实又是我十分看重的。所以,感谢北京电视台!
“意见表达”,形式多种,手段多样,到底该怎么做?咒骂是意见表达,剖析也是意见表达;鞭挞是意见表达,溯源也是意见表达;侮辱是意见表达,尊重也是意见表达;狭隘是意见表达,宽容也是意见表达;讽刺挖苦是意见表达,建言献策也是意见表达;刀刀见血是意见表达,委婉含蓄也是意见表达;疾风暴雨是意见表达,春风化雨也是意见表达;激烈对抗是意见表达,沟通博弈也是意见表达……那么,我更倾向于选择前者,还是更倾向于选择后者呢?
16年新闻评论的经验和教训,让我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前者虽然更解气,但后者更解决问题,打手从来不是握手的对手。也就是说,打手打的结局常常是多输,而握手握的结局往往是多赢。为此,我始终认为,“意见表达”的核心原则应该是七字诀,即:积极、稳健、有见地。所以,我的选择以及我所遵循的新闻评论原则就是:与其咒骂,不如剖析;与其鞭挞,不如溯源;与其侮辱,不如尊重;与其狭隘,不如宽容;与其讽刺挖苦,不如建言献策;与其刀刀见血,不如委婉含蓄;与其疾风暴雨,不如春风化雨;与其激烈对抗,不如沟通博弈……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启民智,开发官智。当然,一旦遇到“我哭豺狼笑”之事,该“扬眉剑出鞘”之时,还是要用霹雳手段,激浊扬清,惩恶扬善,匡扶正义,弘扬正气。
说了这么多,其实,我只提出了三个问题,那就是:我是谁?我能做什么?我该怎么做?而我所给出的答案,显然并不是标准答案,事实上也不存在所谓的标准答案,而只是抛砖引玉式的个人感想,仅供各位参考。好了,我已经占了大家太多时间,先说一声“抱歉”,再说一声“再见”!
谢谢大家!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