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天天教育录第280篇:啊啊吧吧吧,呜呜嘟嘟嘟

(2008-04-18 00:07:38)
标签:

育儿

教育

家庭

生活

儿童

语言

龙应台

杂谈

天天教育录

 曹保印按:
    天天教育录作品系列的第二部《百日:一位父亲的札记》(2),已经交付东方出版社出版,不久即将面世。今天发表的,将收入此后出版的作品中。还是老规矩,文章著作权归作者曹保印所有,未经曹保印书面同意,谢绝转载、转发、出版等,否则,将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欢迎提供建议,欢迎真诚交流。
 

天天教育录:一位中国儿童的成长史280

2008年4月17日: 啊啊吧吧吧,呜呜嘟嘟嘟

    阳光虽然灿烂,但风也不小,“呼呼呼”地吹得人头发飞舞。尽管如此,中午时,全体家庭成员还是来到户外,该学步的学步,该跑步的跑步,该打拳的打拳……那“呼呼呼”的春风,倒成了殷勤而有眼色的仆从,适时地打着扇。

    “啊啊吧吧吧,啊啊吧吧吧……呜呜嘟嘟嘟,呜呜嘟嘟嘟……”是什么声音?

显然,这不是空中的风声——呼呼呼,也不是树上的鸟语——叽叽喳喳,还不是躲在冬青丛里的流浪猫叫——喵呜喵呜,更不是铁蛋兴奋的狂呼乱喊——汪汪汪,难道是我所听不懂的一门外语?不会呀,放眼四周,并没有外国人呢!

    哈哈哈!逗你玩儿。其实,我听得懂这语言,也知道是谁在说,为什么要说,什么时候会说,从什么时候开始说的,估计什么时候不再这样说了,而改换成另一种语言——这时,包括我在内的所有中国人,都可以听得懂它们的意思了。

    这声音,是从天天嘴里发出的,而且她这样自言自语地“说话”,已经不止一天两天了。事实上,最近一般时间,只要她吃饱了,喝足了,也玩高兴了,或者正玩得高兴,那么你就听吧,她一嘴一嘟,开始自顾自地“开说”——

    “啊啊吧吧吧,啊啊吧吧吧……呜呜嘟嘟嘟,呜呜嘟嘟嘟……”

    天天,一个280天的孩子,正在积极地、主动地、自觉地、自愿地学说话。截至今天,她能够比较清晰地说出三个词:“爸爸”、“妈妈”、“大大”。只是,好玩儿的是,“妈妈”她说得并不多,偶尔急了才说,“爸爸”、“大大”则常说。

    听着她这样的自言自语,我的幸福,的确像花儿一样开放——牡丹花,这是故乡的花,雍容华贵。我知道,太太的幸福,也一样像花儿一样开放——是不是牡丹花呢?也许是百合花吧,她最喜欢的。或者,也许是玫瑰花,她也喜欢。

    本来,我放下沉重的哑铃,正在打拳,但听到天天的自言自语后,却不由自主地将拳停在半空中,微醺般地闭上眼睛,又随即把耳朵的所有神经开关都打开,“收音”装置也调至最佳接收状态,然后,开始欣赏并且享受牡丹花开——

    “啊啊吧吧吧,啊啊吧吧吧……呜呜嘟嘟嘟,呜呜嘟嘟嘟……”

    对天天来说,这样的自言自语,无疑是一种新本领。这标志着她开始学习语言——人类的语言,人类中之中国人的语言,中国人中之汉民族语言,汉民族中之北方方言,北方方言中之普通话。她的“普通话”里,肯定还夹杂着豫方言。

    这和天天身处的环境有关。我和太太都是河南人,尽管在工作和生活中,都以普通话为主,但是,一不留神,豫方言就会“滑”出口。尽管,我们相约,尽量少说方言,以便给天天创造学习普通话的语言环境,但无奈,这已成为习惯。

    对儿童来说,他们感知语言的能力特别强,模仿的能力、学习的能力也特别强。与成年人相比,每一个儿童都是语言的天才,无论处于多么复杂的环境中,儿童往往都能够创造出学习语言的奇迹。在这一点上,不服气都不行。

    这两天,我正在阅读龙应台的《孩子,你慢慢来》,联想到她的儿子华安的故事,就更加相信这一点。龙应台说汉语,她的丈夫说德语,华安曾在瑞士上幼儿园,而龙应台与丈夫的交流则是英语。于是,华安就处于四种语言环境里。

    结果呢?小小的华安,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四种语言:汉语、德语、瑞士味道的德语、英语。所以,如果天天在天使身边生活,那么,她说的肯定是“天使语”,比如:“啊啊吧吧吧,啊啊吧吧吧……呜呜嘟嘟嘟,呜呜嘟嘟嘟……”

2008年4月18日0时06分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