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教育录:一位中国儿童的成长史270
2008年4月7日:两个故事,两件礼物
今天,天天满9个月。本来,我打算在下班之后,向天天道一声祝福的,可等我回到家中,她却已经睡熟了。连续三天,天天睡得都非常早,与她以前的生活习惯不太一样。不过,我很为她高兴,毕竟,这才是儿童的正常作息规律。
我的祝福,自然没能送成,但是,礼物还是要给的。当然,不是马上就给,而是记在这里,请她在长大之后“查收”。我想,经过时间的发酵,等长大后的天天再读时,这份礼物一定会有另一番味道。因为,它饱含了一个字:爱。
那么,是什么礼物呢?噢,是两个故事。这可不是两个普通的故事,因为每一个故事里,都有我作为一位父亲的省思、感悟,以及设想的爱之计划。所以,这两个故事,便是两件礼物;而两件礼物加起来,就是一份给天天的大礼喽!
先看第一个故事吧。凌晨2时30分,在阅读到困倦时,我正想合上书睡觉,发现天天又蹬被子了,便轻轻给她盖上。哪曾想,即便是最轻微的动作,也惊醒了她,她先是睁开眼看看我,接着就更起劲儿地蹬,一来二去便没了睡意。
很快,太太也醒了。一开始,太太还打算给天天喂奶,以便让她接着睡。然而,天天虽然吃了不少奶,却越吃越精神,最后干脆翻身坐起来,这儿望望,那儿瞅瞅地玩儿。随后,更是“翻山越岭”,从太太身上翻过去,朝我爬来……
我强打精神和她玩了一会儿,无奈实在太过困倦,所以,玩着玩着便想闭上眼睛。当然,只是想而已,并没有真的睡,我担心天天一不小心掉床。太太看出了我的困倦,便把天天抱过去,搂在怀里继续哄,“嗯嗯嗯……”
可是,天天依然不睡,不但不睡,还因为抗拒睡觉,而大声哭起来。在如此寂静的夜里,她的哭声穿透力之强,震得我头皮发麻,脑袋发胀,耳朵里嗡嗡直响。我翻过身去,想努力睡着,可天天的哭声实在太响亮了,只好辗转反侧。
也许过了四五分钟,天天还在哭,于是,我的头皮更麻,脑袋更胀,耳朵里像敲小鼓一样,连带着身上都感觉到了酸痛……很快,一种焦躁的情绪,开始在体内生发、淤积、发酵、升腾,有两三次,我都想爆发,却咬牙忍住了。
慢慢地,我听不到天天的哭声了,也许是她睡着了,也许是我睡着了……不过,早晨八九点钟,我正在沉睡,又听到了天天的哭声,也还是在耳边。与此同时,我听到太太在安抚她,但同样无效,天天只是在哭,似乎是无缘由地哭。
很快,那种焦躁的情绪,又开始在体内生发、淤积、发酵、升腾……终于,我实在忍不住了,便对太太说了一句什么话,于是,太太很快抱着天天,到客厅里去了,然后我又听到关门的声音,应该是抱着天天到户外玩儿去了。
吃午饭时,我向太太说及这件事,她回答说:“如果我要像你那样没耐心,天天不知道哭多少场,挨多少打了。学着点儿吧!”的确,我很惭愧,在耐心这一点上,真的需要向太太学习。毕竟,与孩子在一起,耐心必不可少。
其实,与母亲们相比,大多数父亲的耐心成绩,可能还在及格线之下。这也就是为什么父亲打骂孩子的多,而母亲打骂孩子的少。通过这件事情,我也在省思自己:为什么耐心不足够大,又该怎么样、从何处入手,培养坚韧的耐心?
接下来,就看第二个故事吧!需要说明的是,当这个故事发生时,天天并不在场,她只是在“遥控指挥”——这种“遥控”,通过我对她深深的爱来完成,因此并不需要任何技术手段,而只需要惟有父女之间才会有的纯粹亲情。
19时30分许,在报社,趁着吃晚饭的时间,我一边读书,一边与著名环保人汪永晨老师在MSN上聊天,聊的内容自然还是与环保有关。她刚完成一篇8000多字的文章《从寂静的春天到没有河流的故乡》,正“陶醉在快乐中”。
“我常有这种快乐”,汪永晨说。我相信。如果不是有这种快乐,她可能既不会发起“江河十年行”的活动,也不会经常千里迢迢地走南闯北,为保卫怒江而呼吁,而保卫长江而呼吁,为保卫黄河源头的冰川而呼吁……
如果不是有这种快乐,汪永晨也不会在深深的夜里,不停地写啊写,然后一本接一本地出版环保方面的著作。我常常会在凌晨两三点时,接到她打来的电话,或发来的短信。当然,这也是因为她知道,这个时候的我,也在读书写作。
聊着聊着,就聊到了天天身上。于是,我对她说:“等天天长大了,我让她追随你,到大自然中去。”这是我的真心话。我知道大自然的魅力,也知道走进大自然,对儿童的健康成长,有着多么重大的价值与意义。
汪永晨回复我:“你问问×××,他和儿子清明节去壶口玩了,一起去的还有马军的儿子,他们玩得可都说过瘾呀。女儿呀,快快长大。”虽然我并没有问,也不在现场,但可以想象得到孩子们的快乐。大自然永远是孩子们的天堂。
聊着聊着,我突然有了一种想法,就对汪永晨说:“您还可以再写一本关于儿童与大自然的书。它的价值也肯定很大。您要是没有空,我有时间了,写。”之所以说“还可以”,是因为此前谈到她准备写作的第二本《绿镜头》。
“儿童的就归你吧,我只有一堆小志愿者朋友,他们都叫我汪永晨。”她知道我一直在关注儿童教育,所以,直截了当地回答。而我之所以向她提出这个建议,也是考虑到她曾写过一本《少年大学生之秘》,并且备受太太推崇。
紧接着,我们就书的主题、内容、形式等,又聊了一会儿。结果可想而知,作为著名环保人,也作为好朋友,汪永晨向我提出了很多很好的具体建议,并且表示,如果需要,她的先生也可以向我提供帮助。这真是让我非常感动。
就这样,我马上在桌面上建了新的文件夹,记下了关于写作这本书的设想。这就意味着,写作这样的一本书,开始正式进入了我的工作计划。之所以说,这个故事也是送给天天的一个礼物,是因为它饱含着我希望她健康成长的深爱。
其实,不只是这本书。在我的写作计划中,写给天天的书,还有很多本。这些已经在搜集相关材料的书,我都会慢慢地、一本本地写出来,这既是在整理自己的儿童教育思想,也是在给天天动手制作一份份美好的人生礼物。
怎么样,天天,我亲爱的女儿?在你人生第9个月时,爸爸送给你的这份由两个故事组成的大礼,还不错吧!通过对第一个故事的省思,爸爸正在努力改变着自己,而好好学习的榜样,就是你亲爱的、富有耐心的妈妈。
那么,通过爸爸对第二个故事的描述,你看出了什么?当然,现在你还看不出来,不过,等你长大到能看懂了,你也一定会喜欢这个礼物的,对不对?正是因为爸爸对你的深爱,才触发了爸爸的灵感,形成了爸爸的写作计划,而写作的目的,又是为了让你尽可能多地了解大自然、热爱大自然,从而健康成长。
此时,已经进入了凌晨,四周围是那么安静,连铁蛋都睡着了,还打起了鼾。可是,我却依然头脑清醒,我在想:什么时候才能完成那些写作计划,让天天以及所有和天天一样可爱的孩子们,能像手捧一束束真正的鲜花那样,手捧一本本散发着墨香的新书?而这些新书,每一本中的每一个字,又都是用“心”雕刻的。
天天,我亲爱的女儿,爸爸写作到此时,你已经9个月零1天了。你在一天天健康成长着,一天比一天美丽,一天比一天可爱,一天比一天聪明,一天比一天更懂得爸爸妈妈的心,一天比一天更深地融入人类社会。那么,祝你快乐永远!
2008年4月8日凌晨2时22分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