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教育录:一位中国儿童的成长史263
2008年3月31日:男人的成长,女人的睿智
春天的阳光里,一切都是那么美好,那么温暖,那么生机勃勃。此时,使我深深陶醉的,一是声声鸟鸣,一是缕缕阳光,一是处处绿意,一是阵阵春风。当然,最让我备感幸福的,还是全体家庭成员一起,在户外晒晒太阳,吹吹风。
尽管这只是日常生活场景,但依然每一次都会让我感动:太太坐在小板凳上,扶着天天的小推车;天天坐在小推车里,看着我锻炼身体;我玩着三十公斤的哑铃,关注着铁蛋的行踪;铁蛋跑出栅栏溜达,注视着我们的言行……
这种生活场景,正因为日常,所以平凡。可是,我的感动,也恰恰源于这日常的平凡。生活,不可能每一天都有生日蛋糕,都有鲜花和祝福,都有红酒与音乐,它实际上像一条奔流不息的长河,大多数时候风平浪静,偶尔浪花朵朵。
中午时分,当我们一家“四口”,在楼后的空地上晒太阳时,我虽然并没有向太太说出这种感受,但是,我注视她们娘俩的目光,却已经被幸福滋润。在这个时候,我又往往会不由自主地想:作为一个男人,我就是这样真正长大的。
事实上,在到楼后晒太阳之前,太太已经抱着天天,到邻居小区里晒了一两个小时。这是她们娘俩的生活规律之一,每一天,只要有太阳,哪怕风稍微大小一些,她们都会到这个“儿童乐园”里去,既晒晒太阳,也会会大小朋友。
让她们再出来晒太阳,也是我的主意。当时,天天有点儿闹人,看样子是想午睡,可短时间内又睡不着,所以我就说:“那就出去晒太阳,在太阳下睡,也不错!”不过,有意思的是,真来到了阳光里,天天又马上精神起来。
半个多小时后,我们又一起“打道回府”,像往常一样,铁蛋飞跑着“带路”。一到家,天天就困得睁不开眼睛了,于是,太太抱着她喂奶,哄她入睡;我开始收拾铁蛋的卫生,然后继续锻炼,握握臂力器,炼炼俯卧撑,冲冲冷水浴。
午饭时,天天睡得正香,我和太太便得以一边吃饭,一边讨论发生在我的博客中的故事。于是,我又一次领略了女性之为天生哲学家的魅力。当然,所谓“又一次”,在实际生活中不知道发生过多少次了,而每一次都让我由衷地感叹。
“放弃别人,等于放弃自己。”针对一些人不相信3月28日的教育录所写的故事,认为其“虚假”“做秀”“演戏”“做作”等,太太这样评论,并解释道:“他们认为这是假的,说明他们自己从来就没曾想到,生活原来还可以这样过。”
对此,我的理解是:当他们做出否定式评论时,其前提首先应该是,他们放弃了这样一种生活方式。假如他们也曾经像我一样做过,一定不会觉得过一个这样的生日小宴会,会是多么困难的事情。因此,放弃别人,等于放弃自己。
随后,太太又说:“对别人失望,等于让自己也失望。”对此,她进一步阐述:“他们不相信这是真的,所以,对别人的不诚实很失望。可这就是真的。于是,这只能说明,不但他们的生活很无趣,他们也丧失了追求有趣生活的能力。”
这种说法,比上一种说法递进了一层。放弃之后,如果有了信心和决心,还可以重新拾起来,一旦对自己失望了,就会推己及人地顽固认为,有趣生活本来就不存在,或者已经在实际生活中消失。事实上,这是一种典型的“坐井观天”。
“大家表面上很幸福,内心其实很压抑。”太太接着说,“现在的人,从表面上看,好像每一个人都过得不错,要车有车,要房有房,要钱有钱,要地位有地位,可却往往把生活本身弄丢了。人活着,却没有了生活,能不压抑吗?”
我不得不承认,太太的话很有道理,点出了当今中国社会的时代特征,也道出了当今中国人内心深处隐藏的秘密。那些发表污言秽语的匿名留言者——“网络暴民”,如果不是内心特别压抑,又为什么会隐起身来,以谩骂来发泄情绪?
“人永远不要嫉妒别人,嫉妒别人就是伤害自己。”太太继续说,“稍微有条件的城市家庭,给女主人过一次这样的生日,有什么难的呢?如果连这样平常的、偶一为之的事情,也会招来嫉妒,进而引来谩骂,这些人活得该多么痛苦。”
嫉妒的确是一把双刃剑,它不但会伤害别人,更会伤害自己。事实上,在给太太过生日这件事上,我并没有做到完美,要知道,我连最重要的一件事,都没有做到呢,那就是给她买一件生日礼物。不是我没想到,而是实在没时间。
“人,最重要的,是反思自己。”当太太这样说的时候,我们的午饭已经吃完,天天也已经醒来了。我扶着天天,在沙发上玩儿,太太则忙着收拾碗筷,整理厨房。太太这句话,对我的启发也很大,毕竟,我身上也存在不少缺点。
我记得,有一位哲人好像说过,世界上最难战胜的人,既不是凯撒,也不是拿破仑,当然也不是作为神存在的上帝,而恰恰是人自己。一旦人战胜了自己身上的缺点,那么,这个人必将成为真正的英雄,而且是比神还要更神的英雄。
是啊,即便是神,尤其是西方神话中的神,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点。而这些缺点,又无一不是人性的弱点。如果人战胜了这些连神都不能战胜的缺点,那么,这样的人比神更伟大,更英雄,当然就是自然而然的了。
作为男人,我是在有了女儿天天,与她朝夕相处之后,才渐渐感觉到自己的真正长大。所以,我常常默默地对自己说:“你已经不是男孩,也不是纯粹生理意义上的男人了,你现在是一个父亲,一个需要你亲和爱的小天使的保护神。”
作为女人,我观察到,太太也和我一样,是在天天降临人间,降临我们俩的屋檐下之后,开始悄悄起了变化,从一个单纯沉醉于爱情的姑娘,变成了一个极富忍耐力和毅力的母亲。也正是从她的身上,我才真正明白,什么是母亲。
我们俩的变化,都因天天而起,也自然都是为了让天天更加健康地成长。一个成年人,很难改变另一个成年人,但是,一个孩子却能够很容易地做到这一点。我们因天天而改变,天天也必将会因我们的改变,而日益被引导向健康之路。
也就是说,作为父母,我们在和天天一起成长;作为孩子,天天也在和我们一起成长。什么样的家庭教育,才是最好家庭教育?从这个道理出发,我觉得,父母与孩子一起成长、共同进步的双向家庭教育,才是最好的、最有价值的。
写到此时,突然听到天天的一声啼哭,但很快又沉静了下来,想必是已经噙住了母亲的乳头。身为母亲,太太的辛苦由此可见一斑。而这却又是平常事。
2008年4月1日凌晨3时38分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