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曹保印
曹保印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4,162
  • 关注人气:18,92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天天教育录238篇:吃红薯,赏红薯

(2008-03-07 02:39:00)
标签:

书房

庄稼

北京

红薯

生活随笔

育儿

玩具

生命

美食

情感

休闲

自然

绿色

花木

教育

 曹保印按:
    天天教育录作品系列的第二部《百日:一位父亲的札记》(2),已经交付出版社出版,预计春节后可以正式出版发行。今天发表的,将收入此后出版的作品中。还是老规矩,文章著作权归作者曹保印所有,未经曹保印书面同意,谢绝转载、转发、出版等,否则,将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欢迎提供建议,欢迎真诚交流。
 

天天教育录:一位中国儿童的成长史238

2008年3月6日:吃红薯,赏红薯

    在写作这篇教育录之前,我和铁蛋都吃了夜宵,而且是同时吃的,“一人一半”,我吃一口,又给它吃一口。什么夜宵?一小堆红薯。最大者,有成年人的胳膊粗,六七厘米长,但仅此一块;最小者,却仿佛成年人的小拇指,约有三四根;中间者有两块,一块状如鸽蛋,另一块形似蚕蛹。

    这些红薯对我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和价值,整整一个冬天,是它们的绿叶陪伴着我,让我的书房中始终绿意盎然,铁护栏变成了绿藤爬遍的栅栏;透过它们,我也常常把思绪,放飞到童年里去,放飞到故乡的田野里去……在此前的教育中,我曾经不止一次提到红薯叶带给我的幸福与快乐。

    然而,今天晚上,当我从报社回到家时,太太向我宣布了一个消息:“我把你的红薯移盆了,花也移了。”尽近,我对这些红薯很有感情,但对太太宣布的消息,并没有吃惊,因为此前,她已经不止一次对我说:“红薯把花都缠死了,早晚我得给它们分家。”我同意太太的说法,的确,那些君子兰被缠得没开花。

    在书房的阳台上种红薯,这源于一个偶然的想法。厨房里的红薯发芽了,看着那些鲜嫩嫩的、充满着勃勃生命力的幼芽,我无论如何也下不去削掉它们的手,然后把它们的母体剁碎了,放在锅里当食物煮。怎么办?干脆种它们到花盆里得了,让它们与花一起“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我也得以观察其生命的全过程。

    就这样,我不但把红薯种到了一个空着的花盆里,而且把它们种到了君子兰盆里、吊兰盆里。由于这些植物都在有着暖气的室内,而且就在玻璃后,不但日常充足、水分充足,营养也充足——泡过的茶叶,充当了肥料,结果长得还非常好,尤其是红薯,完全是后来者居上,成了我书房里最美丽的绿色。

    后来,在这些盆里,我还种了向日葵、姜、土豆,一开始它们生长得都很好,向日葵开出了一朵花,虽然只有煮熟的鸡蛋黄那么大,而且挤在一个小小的角落里,但却一样每天都追着太阳;姜的叶子,长得足有十几厘米高,秆儿也挺粗壮,在红薯装饰的“栅栏”里,挺有田野味道;土豆叶子像儿童的手掌那么大,层层叠叠,在君子兰的长叶子、红薯藤的荫蔽下,轻悄悄地成长着属于自己的生命。

    然而,当它们长势最好时,悲剧发生了,制造者是铁蛋。有几次,铁蛋听到窗外有同伴的叫声,马上跑到窗户前朝外面看:楼后的草地上,几条与它身材相仿的狗,正在开心地玩儿。于是,铁蛋着急了,先是跳到花盆里,想站高一点儿往外往下看;发现自己根本无法出去时,便使劲儿扒花盆里的土……

    悲剧就这样发生了:红薯藤断了几根,君子兰叶子折了几根,土豆被连根拔起,姜的叶和秆完全折断,向日葵也是连花带秆全部折断,而本来干干净净的阳台地板上,瞬间变得无经狼藉,泥土、枯叶、断藤、旧茶叶……到处都是,等我发现的时候,一切都无法挽回。铁蛋已经知道闯了祸,早跑到客厅躲起来了。

    尽管如此,红薯还是顽强地活了下来,而且度过了冬天,迎来了春天。当然,损失也极大,大部分红薯藤变黄了,变枯了,叶子也纷纷掉了。现在,它们也许已经准备好,从春天起步,再一次把铁护栏变成绿栅栏。可是,太太移花盆了,它们的梦也从此断了。我和铁蛋吃的红薯,就是太太移花盆时的“收获”。

    本来,太太打算把这些大大小小的红薯扔掉——她误以为那块最大的,还是原来的母体,于是,掰断了它以求验证;但是,我却觉得,洗干净,煮熟了吃,肯定会别有一番滋味,便从花盆里一一捡起,洗干净……就在准备下锅之前,太太抱着天天到厨房里“参观”,我便挑了一块食指大小红薯送给天天。

    还别说,拿到这块红薯后,天天马上就往嘴里送。哈哈,难道她也知道,这一小块红薯别有一番滋味?把红薯煮到锅里之后,我又回到书房,按家乡的方式,剪下几根红薯藤,把它们埋进一个专门腾出来的大花盆里,期待着它们也能像家乡的红薯一样,把大红盆当成肥沃的土地,发芽,生根,扯秧,结红薯……

    在种植红薯藤时,我看到,天天用她那两颗仅有的小乳牙,津津有味地啃着红薯,居然啃掉了一小块。当然,我们没有让她吃,以她的年龄,是不能够如此吃生红薯的。后来,太太把这一块红薯,也放进了锅里煮。只是,等到红薯煮熟了,天天可以吃了,她却早已经睡着了。于是,我和铁蛋,分而食之。

    其实,这些红薯对天天来说,还有着一个缘分,那就是,当我抱着她,站到书房的阳台旁时,她总爱伸手去抓红薯藤,几乎是乐此不疲。尽管,我很在乎这些美丽的、洋溢着浓浓绿意的红薯藤,但还是会扯一片叶子,递到她的手中,让她通过抓握,去感受什么是叶子,什么是植物,什么是自然。

    在像北京这样的大都市里,在室内种一些普普通通的庄稼,蛮有意思,也蛮有趣味。它们带给人的感受,往往比名贵的花木更好,因为它们既十分普通,但也非常特别。所以,我曾不止一次向朋友们推荐:在室内种庄稼吧,比种名贵花木好。这一次,太太也向我建议:“要不,咱们接着种辣椒吧,红红的,多好!”

2008年3月7日凌晨2时37分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