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教育录:一位中国儿童的成长史186
2008年1月14日:心急喝不了热面汤
按照故乡的说法,“心急喝不了热面汤”应该是“心急喝不了热糊涂”。所谓“糊涂”,也就是面汤。只是,我担心包括天天在内的读者,都不明白什么叫“糊涂”,甚至误以为是郑板桥“难得糊涂”中的“糊涂”,便只好以“面汤”代之了。
这句话的意思,很容易明白,也就是说,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能心急,只能慢慢来。不然的话,不但喝不了热面汤,反而会被它烫了。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功。当然,就现在来说,包括农村人在内,柴也砍得少了,大家烧的是电、煤、气、秸草等。烧柴太奢侈了,老家也只是过年炖肉,才烧偶尔烧一烧。
可是,道理自然是道理,表现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却未必会真的不去喝“热面汤”。而之所以要喝,原因自然是心急。那么,他们不怕烫吗?烫肯定怕,只是,真正的热面汤会烫人,而其他的“热面汤”,即使烫了喝的人,甚至烫得程度很严重,在短时间内,他们也往往发现不了。这恰恰是最应该当心的。
举例来说。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婴儿走路越早,就表示小儿越健康,致使不少家长超前让婴儿学走路,并以此为骄傲的资本。然而,这实际上是一个严重的常识性错误。在孩子还没有学会爬之前,绝对不能教她学走路,一个重要原因是,这样做可能导致孩子的腿变形、胯变大,从而非常影响孩子的体形美。
不仅如此,还有不为大家所注意的后果。我搜索到的材料是,光学界权威专家曾反复强调周岁内的婴儿不应当学走路,而应当学爬。这是为什么呢?专家们指出,婴儿出生后都是近视眼,而爬行是小儿视力正常健康发育,必须经过的一个极重要的阶段。如果还没学会爬,就先学会走,容易发生儿童视力发育障碍。
当前在我国,尤其在城市中,“小眼镜”不少见,虽然原因比较复杂,但婴儿过早地学走路而不学爬,也是一个因素。说实在的,在读到这个材料之前,我还真的不知道“小眼镜”居然还与此有关。不过,仔细想想,专家们的建议应该是正确的。什么时候会爬,什么时候会走,是大自然安排好的,不能人为改变。
学走路,孩子有自己的时间表,如果人为地加速度,就是拔苗助长。只是,每一位孩子都有各自的独特表现,对此,父母需要注意。孩子不会“故意”晚学会走路,一切应该顺其自然。从婴儿发展研究文献上看,90%可以在14个月大时独自行走,100%都可以在18个月大自行走路。所以,父母们又何必心急?
正因如此,上午起床后,当我看到太太让天天坐在学步车里,似有教她学走路的意思时,便试图马上制止。但是,可能我说话的口气有一些重,结果“刺激”了太太,她不但没有让天天从学步车里出来,反而讲了一大堆理由,比如,只是坐在车椅里,并没有真的走路等——关于学步车的危害,我会在明天接着写。
而下午,一位读者加了我的MSN,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她的先生非常爱孩子,在孩子出生不久,就经常在他/她的耳边读德语书。在讲这个故事时,她也觉得挺好笑,至于为什么觉得好笑,她没有更进一步想。不用说,这是一位受过高等教育,很可能曾在德国留学的爸爸,也是一位期望孩子将来成材的爸爸。
只是他这样做,其实正是在喝“热面汤”:人为复杂孩子的语言环境,反而不利于孩子语言能力的正常发展。在这方面,很多家长积极让孩子读双语幼儿园,也是一个重大的错误。然而,由于心急,他们捧着会烫伤自己,也会烫伤孩子的热面汤,一口气喝了下去,同时也强迫性地灌给了孩子。爱孩子,成了害孩子。
2007年1月15日凌晨2时55分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