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发《中国教育报》的长篇报道之四:化青色为浓郁

(2007-12-14 01:11:44)
标签:

教育杂谈

育儿/亲子

女性

农民工

信孚

公益

出版

育儿

教育

家庭

月子

 【教师体验】篇
化青色为浓郁

李革(北京大学附属小学) 

网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3085ce01007yrn.html

 

《中国教育报》2007年12月13日第6版

 

  我们不是要把孩子培养成“蓝色”、“橙色”……他就是“青色”,我们的目标就是让他做好自己,在爱的期待中慢慢成长,枝繁叶茂,蓬勃而浓郁。

化青色为浓郁
  

    一日,偶遇一位多年未见的朋友,见到她身旁可爱机灵的儿子,不免夸奖两句,问起孩子的名字,小家伙仰起脸大声说:“问清!”见我有些不解,又大声地解释说:“就是问鼎清华的意思!”朋友在一旁连忙说:“就是一个愿望。”
  前两天,突然接到这个朋友的电话,说想就有关孩子的教育问题向我请教,一打听才知道,问清已经上小学二年级了,但情况并不像父母所预想的那样顺利,不但学习成绩与父母的预想相差甚远,作业还经常不完成,在家里也很任性。我受邀到他们家作客,问清正斜卧在沙发上看电视,见我进屋也没有任何反应,他父母让他问好,他不理不睬,朋友有些不好意思,让问清把电视关了,谁知小家伙一边关电视一边气哼哼地说:“讨厌!”然后转身进了自己的房间。
  朋友无奈地说:“这孩子就这样,从小脾气就大。”接着就迫不及待地询问如何才能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此时,我已经没有了谈学习的心情,我试探地说:“你们能否把孩子的教育目标定位成培养一个健康快乐的普通人?”
  “这也太低了吧,我们是想让他上清华大学的呀!”朋友惊讶地瞪大眼睛。
  “你觉得培养一个健康快乐的普通人容易吗?”我十分坦诚地问。
  我举这个例子是想说明:我们都盼着孩子有“出息”,在我们的头脑中,“出息”往往和“出人头地”是等同的,但无论成“龙”也好,成“凤”也罢,首先要成个“人”,一个健康快乐的人!
  当我们有了一个孩子,最容易想到的是把他培养成什么样的人,而最难解的题是怎么把他培养成这样的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绝大多数家长很难说清自己使用的是属于哪一类教育模式,甚至都意识不到自己正在进行着“教育”。比如,一个胆子特别小的男孩子,他妈妈的习惯用语就是:“我怕……”试想这样一位处处担心的妈妈,她的孩子有可能会是勇敢而果断的吗?在翻看《月子:一位父亲的札记》这本书时,我总是在问一个问题,仅有爱就够了吗?

    对于父母需要“持证”才能“上岗”这个话题,我是这样理解的:
  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是最主要的,如何把爱转化成教育的能力,是摆在每一位家长面前最重要的问题。我想要回答好这个问题,首先要知道一个人成长的规律是什么?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是一个“慢”字。庄子说:“是故丘山积卑而为高,江河合水而为大,大人合并而为公。”也就是说,事物都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孩子的成长也是这样的,急功近利反而会适得其反。
  我的邻居家有一个男孩子,上幼儿园大班时,和别的孩子一样开始学琴,他每天就弹20分钟,别人家的孩子已经弹有点难度的练习曲了,他还在自弹自唱《小星星》,后来他也学了一些新曲子,练得像模像样了,就拉我去当观众。两年以后,和他同时学琴的孩子大都放弃了,硕果仅存的几个也是边弹琴边撅着小嘴,而他依然是每天弹20分钟,就像一只小蜗牛,不紧不慢地往前爬。

   和他妈妈聊起练琴的事,他妈妈说:“我们家孩子没什么音乐天赋,我们对他学琴的期望值不高,就是希望他能多弹上几年。”我想这“多弹上几年”不会使这个孩子成为演奏家,但完全可能使他成为一名音乐的爱好者。
  “不要让孩子输在人生的起跑线上”这句话让无数父母坐立不安,但“人生”不是一场百米赛跑,不能让我们的孩子刚迈上跑道就已失去了奔跑的热情。我特别喜欢台湾一所中学的校训---“化青色为浓郁”,我们的爸爸妈妈可能在教育上还是笨手笨脚的,但我知道,我们不是要把孩子培养成“蓝色”、“橙色”……他就是“青色”,我们的目标就是让他做好自己,在爱的期待中慢慢成长,枝繁叶茂,蓬勃而浓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