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学习公社育儿/亲子教育杂谈生活记录感悟随笔亲情友情校园生活健康家庭 |
尊敬的各位来宾、媒体界朋友们:
因而,如何当好父亲,如何教育好子女是我们各种年龄段的人共同面对的话题,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和谐社会需要有和谐的家庭,和谐家庭需要有和谐的家长与子女的关系,由此,我联想到,也是《月子》这本书中提到过的当前我们在教育孩子中值得关注的两方面问题:一是,由于血缘的亲情,做家长对子女往往是情感成分大大超过理性成分,无度的宠爱和暴力式的管教都是感情用事,缺乏理智的表现。二是由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要求,不少家长太多注重知识和记忆的教育,而乏于对他们的人文教育,人文教育当然包含知识的教育,但还包括做人的教育,大爱的教育等等。要教育我们的孩子,爱生命爱自己爱他人爱国家爱大自然,积极向上,有社会责任感和正义感,也就是有一个健康的心理,一个健全的人格。期待孩子将来有作为,有出息是做家长的共同愿望,但社会上精英、俊杰毕竟是少数,凡人、常人总是多数,只要孩子健康成长,成为对社会有用之人,做家长的就基本合格了,所以孩子心理要健康,首先要求家长的心理健康,正如《月子》一书序言中提到的,家长与孩子要一起成长,否则你做家长的就难以拿到上岗证书。
由此我还想起另外一句话,叫做“如果真的想教子女,那就别忽视我们正在他们面前做的事”,这就是我的一点点有感而发,我们期待着曹保印先生的父亲札记问世,同时向朋友们推荐《月子》这本新书,我想大家会从中受到各种启发的,谢谢大家!(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