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发罗爱武:一本赠书——关于《月子》的故事

(2007-12-01 23:35:51)
标签:

育儿/亲子

教育杂谈

生活记录

感悟随笔

亲情友情

校园

生活

健康

家庭

 曹保印按:
      下面是罗爱武先生的博客美文,我将链接发表在这里,请有兴趣的朋友阅读。一本小书,寄赠罗老师,却换得美文一篇,我非常高兴。
 
 
转发罗爱武:一本赠书——关于《月子》的故事  一本

赠书

    2007年11月8日中午饭后,我像往常一样,在新浪博客圈中漫无目的游逛着,不经意间,我进了好友曹保印老师温馨的小屋,在他的小屋里我仔细的拜读了他11月6日更新的一篇博文新华网发表林达之《月子》书序:祝福中国的孩子和家庭,从这篇博文里我了解到了曹老师刚出了一本新书《月子:一位父亲的札记》,还了解到曹老师不仅是个大报评论版的编辑,编着写着严肃评论,还特别关注着环境问题、动物保护问题,儿童问题,为城市中的弱势儿童写着文学作品。曹老师爱动物,爱孩子(那还是在他自己有孩子之前)。远远地,你就能感受到他有一份成人难得的天真。而且这本书是曹老师用心写出来的,里面涉及到的不仅仅是育儿方面的知识,还有多方面关于社会、人事的观察和评析,更有自己育儿的经验与教训。   

我很感兴趣,也迫切地想读这本书,因为我也有女儿,我同样经历过女儿的月子,于是我就抱着试试看的想法给曹保印老师发了一条评论“送我一本,不胜感激!”下面是我的地址和邮编。没想到就这一条评论,曹老师很快就回复了我,在给我的纸条上他这样写道:拙作明天寄给你,请多批评。就冲你这个“天天快乐”的名字,也要赠您一本。请注意查收。曹保印。看到他的纸条,我心里热乎乎的,我觉得现在的人能像曹老师这样不为名利不为金钱所驱,为自己不认识的人送书是很少有的,这种精神也是难能可贵的。

    时间一天一天的过去了,我没有收到寄来的书,在我的意识中,这也根本是不可能的事:你一个普通的教师,人家一个大作家兼著名报社的编辑,能把自己心爱的著作随便送给一个陌生的人吗?况且只凭一两句留言!

这件事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也渐渐的淡忘了。可就在昨天(11月30日),一句“罗老师,你的邮件”把我从失望和梦想中拉回了现实。我在懵懵中,努力地从记忆中搜索后,带着惊喜和猜测打开了邮件,里面果真是一本月子:一位父亲的札记》,还有两份曹老师编辑的《新京报》

我高兴的手舞足蹈,办公室里也沸腾了,同事们传阅着这本书和那两份《新京报》夸赞着曹老师的真诚、为人的可贵、为人父的那份责任。我也觉得曹老师很讲信用,我有感于曹老师的真诚,有感于曹老师的爱心和他带孩子的耐心,这些无论如何都是我做不到的。

    书的扉页有曹老师的留言和签名:

罗爱武老师批评:

    生命的起点之美,尽在月子。

                      曹保印

2007.11.9.于北京

    我带着崇敬和感动的心情,带着学习的心态,带着了解远在北京的曹老师的渴望,一头扎进了曹老师的书中,去感受自己曾经错过的生命的起点之美——月子。

    我读着曹保印老师的月子:一位父亲的札记》品着里面的每一个细节,每一句富有哲理的话语,从中感悟到的不仅仅是初为人父的那种激动和高兴,更是作为父亲和文化人的至高无上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和曹保印老师相比,我相差甚远,回想起我做父亲的这六年半,真有愧于“父亲”这个名词。

在我女儿的月子里,所有的事都是母亲一人包揽,包括换尿布、洗尿布、、换衣服、喂奶等等,她从不让我插手,而且还说,大男人不应该干这些事,得了母亲的这句话,我更是无所事事,偶尔逗孩子玩一下,其余的事一概不管,因而在女儿的月子里,我很少为女儿和妻子做点什么。女儿渐大了,由于我和妻子工作忙,就把女儿留给了父母照管。就这样,女儿从出月到两岁多,都是父母帮我照管的,因而我就没有曹保印老师的经理和体验,相比之下我有愧于女儿。

    女儿上学后,整天在我身边,也算乖巧,从幼儿园的大班小班到学前班,再到现在的一年级,成绩一直很好,会时不时给我和妻子繁忙的工作带来些许的欢愉和慰藉。

在我的感觉中,曹保印老师是最称职的父亲,因为,他不但给天天尽了父亲应尽的义务和责任,而且他还给了天天最好的礼物。当天天长大成人后,看到父亲为她写的书,看到父亲为他的付出,我想天天肯定会为之感动终生的。

    在此,祝天天健康、快乐地成长!祝曹保印老师全家欢乐、幸福!同时也期待曹老师育儿的后续之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