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曹保印教师心理问题咨询作品系列之4:滑头与黄牛哪个更合算

(2007-10-19 02:27:04)
标签:

教育杂谈

 
特别说明:此系《河南教育》杂志曾刊发的本人专栏旧作,部分作品遗失,现存货仅53篇,本博客发完为止。不过,文章版权依然归作者曹保印所有,如欲转载、出版等,请通知本人,并支付相应稿酬。
 
曹保印教师心理问题咨询作品系列之3:

滑头与黄牛哪个更合算

阿雨:

    我发现一些老老实实、勤勤恳恳工作的教师,混了一辈子到头来还是要钱没钱,要名没名,窝囊透顶;而另外一些则靠做表面文章,溜须拍马,箭也似地提升,八面风光。我还年轻,虽想有所成就,却又不愿靠出卖人格捞取名利,但时下的社会风气,不这样做行吗?我想问:“黄牛”与“滑头”相比,谁更合算? 

南阳 有志

            

有志:

     你的问题虽让我颇觉感慨,却并不吃惊。因为在今天,物质主义的膨胀不仅弱化了人对自然的敬畏与珍重,而且弱化了人们的道德良知。我曾听人说,环顾四周,真正令人悲愤不平的,不是贫和富的差距,而是贫人与富人共同的处世态度:对善恶与是非的麻木不仁。由此,我想,被强大的物质主义弱化了道德良知的某些人已没有人格与生命尊严可言,他们早已蜕化成物了。于是,爵士乐下的欢歌,电吉它里的摇滚,已不啻为洞穴中的哀哭。

    有段日子,我也曾陷入“黄牛”与“滑头”的矛盾,痛苦非常。可终于,我像修南宗禅的老僧悟道似的,竟一下子大彻大悟,于不知不觉中蔚蓝了已铅封了整个梅雨季的心灵。那是一个雨天,当我读到关于端午节屈原的传说时,千年前的诗人在一瞬间启动了我思想的电路,一片光明境界成全了我的心灵。我看到千百年来的百姓们为了纪念这位早已落魄的诗人,竟动用传说这最朴素也最永恒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内心深处真诚的爱戴与敬仰。这种世代相传,越传越动人,越传越丰富,越传越激动人心的民间文艺形式本身,不正是一座华美的 “口碑”吗?这种立在百姓们嘴边的“口碑”不是比任何金碑或石碑,都更光彩夺目也更永恒吗?可是,这里面却没有功利。

    从屈原的身上,我终于明白人格是生命尊严的根本标志,正是有了它在生命中的存在,才使我们在功利主义的红尘中,心神镇定,幸福如花。不错,人的一生会有很多愿望,但也同时面对着很多诱惑。聪明人会在诱惑的红萍果上看到蛇的影子,而功利者的眼睛里则只有它的香甜。这时,我们是否应该相信,只有具备高尚人格和生命理性的人,才不会轻易被世俗的感情俘获,对人格与理想的坚守成全了他们的美好人生。虽然这种人生在别人眼里也许只是并不光辉的青青绿草。事实上,无论怎样的人生,都有所缺失,并非十全十美,关键只在于缺失的是什么,拥有的又是什么。

阿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