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说明:此系《河南教育》杂志曾刊发的本人专栏旧作,部分作品遗失,现存货仅53篇,本博客发完为止。不过,文章版权依然归作者曹保印所有,如欲转载、出版等,请通知本人,并支付相应稿酬。
曹保印教师心理问题咨询作品系列之2:
职称:一种沉甸甸的感觉
阿雨:
你知道,对教师来说,职称很重要。如果教一辈子书,却连高级职称都没评上,不但别人看不起,自己也觉丢人,何况这又与工资、福利等实际利益挂钩?然而,使人别扭的是,大家为了评职称,什么歪门邪道都用,有的甚至为指标争得面红耳赤,连老朋友都翻了脸。我当然也想评职称,可面对这种沉甸甸的感觉,我该如何处理?
信阳 艾娟
艾娟:
你好!对我们知识分子来说,职称虽非荣誉与成就的同义语,却代表着社会对我们所得成绩的肯定。当然,也像你所说的,它还与工资、福利等许多实际利益挂着钩,是一种沉甸甸的感觉。
然而,当我们回首走过的那么多人生岁月,在日光、月光与星光之下,是否还能看到那里正有一段段如歌的行板正鲜花般灿然开放?这时,所有过往的快乐与幸福是否都必须有外在的证明才能像血液一样,无比通畅又无比精神地关注我们的心灵?与此同时,我们必定会联想起农人的种田肯定不是只为了让别人赞美与羡慕的目光,掠过自己早已厚实、淳朴如泥土一般的面庞。
于是,我这样想,不管作为耕于土的农人,还是耘于书的教师,我们的最高理想都是为了能有真真实实的收获,以饱满我们的粮仓,充实我们的心灵,高尚我们的品格。因此,当我们走下讲台,汇入如水的人流,却能在喧嚣的尘音中听到来自学生们的一声声亲切的问候时,那种发自内心的沉甸甸感觉,才是我们最渴望,最满意的。那种感觉叫幸福。
职称固然重要,但它却远非人生的全部,更不会只有它才能体现我们辛勤工作的价值,才能证明我们对祖国和人民的贡献。同时,只要我们努力以求,以百倍的热情和信心投入工作,投入建设人生大厦的事业中去,成功的花儿自会在春天到来时美丽地吐蕊,而不必等待人为的火焰为它增彩。那种只为了一纸证明,就不惜弄虚作假、滥竽充数,甚至落井下石,打肿脸充胖子的行为,岂不正是在酿造麻木心灵、戕害人格、毁灭自我的毒药?如果用它来换取表面的光荣与成功,真不如使自己清清白白、坦坦荡荡,更为幸福。
所以,我们要努力把职称变成吉祥的哈达,而不要让它套进脖子,成为速朽的绞索。这样,当我们终于白发垂肩,黄土覆额时,我们才会拥有比职称更为可贵的沉甸甸的幸福。
阿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