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张鸣教授与周展教授的争论:关于世界最美大学生比赛

(2007-10-05 17:41:29)
标签:

教育杂谈

文化

美图

校园

 曹保印按:
     国庆期间,我在报社值班,先是发表了张鸣教授的《选美,请不要以“大学生”的名义》,随后,又安排发表了周展教授的文章《冠“大学生”之名选美又如何》,分别对世界最美大学生选拔赛一事,发表了针锋相对的评论。
    张鸣教授的文章,我有所删节,尤其是他在文章中提到,男大学生参加选美,是为富婆们当享乐的后备。这种现象,是有的,而且也不只是男大学生参加的选美类比赛。但是,在公开发表的文章中出现,却不适宜。有兴趣的读者,可以看张教授的博客,他可能会把原文发表在那里。
    我个人不同意张鸣教授的观点,而倾向于周展教授的观点。当然,在一个多元的社会中,在媒体这个公共平台上,不同的观点,都应该发表。这正是所谓的:我不同意你的意见,但我要用生命捍卫你发表意见的权利。
    现将两篇文章及新闻发表在这里,供大家参考。
 
中国将选出世界最美男女大学生(组图)
http://news.QQ.com  2007年10月01日07:42   中国新闻网 

http://img1.qq.com/news/pics/6286/6286720.jpg


中国举办18届世界大学生选美大赛,将选出世界最美男女大学生

 

中新社北京http://img1.qq.com/weather/pics/5619/5619723.gif9月30日电第十八届世界大学生选美大赛组委会在三十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从此届世界大学生选美大赛开始,将增加男生选拔项目,名称定为:第十八届世界大学生选美大赛暨二00七世界大学生男女双星大赛。

?/P> 据知,第十八届世界大学生选美大赛自今年五月启动,在海外一百三十多个会员国进行初赛。中国的八个分赛区初赛将于近日展开。中国赛区总决赛将于十二月中旬在广州http://img1.qq.com/weather/pics/5619/5619723.gif举办、国际总决赛将于十二月下旬在广州举办。

?/P>

世界大学生选美大赛是全世界认可的四大选美大赛之一。此项大赛是在一九八六年为纪念联合国宣布的世界和平年,由联合国大学校长会倡导和发起的。从当年开始相继在韩国首尔、大田、济州岛、日本东京,大阪和菲律宾等国家举办。

?/P>

据知。此次大赛的公益主题是“绿色、和平、健康、和谐”,以宣传世界和平为宗旨,以绿色健康为主题。主办者希望,从六大洲选拔参赛的世界大学生像美丽天使一样给地球人类带来美好的理想,爱与希望。

?/P>

主办者称,此次大赛将本着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真正评选出外表和内在俱佳的德、智、体、美的大学生明星,作为健康中华使者、和平环保使者,为促进世界和平及美化我们的星球而努力。

?/P>

此届大赛由世界大学生选美组织委员会、美国秀仕集团、中国治理荒漠化基金会、中华爱心基金会等单位共同主办。

 

张鸣:选美请不要冠以大学生之名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04日08:28 新京报

  自从选美悄然登陆以来,各种名目的选美大赛办过多次,观众沾光饱过若干次眼福,得以集中欣赏很多美女。但是,虽然每次大赛都会有许多大学生参与,以大学生名义举行的选美比赛,却始终没能搞起来。前一段,局部地区办过一次,可惜没办出声势,可能令热衷此道者心有未甘,于是,世界最美大学生选拔赛,据报道就要隆重登场了,仅中国就分了8个赛区。

  跟所有选美大赛一样,为了避免“享用美色”之诮,一般会强调他们不是单纯选色,而是兼顾道德、智慧、为人等。这次世界最美大学生大赛也一样,同样把爱心、智慧什么的放在前面,而且比较特出的是,不仅选女而且选男,大概借此避免人们说它跟其他选美活动一样,眼睛只盯在美女身上。

  不过,标榜归标榜,所有人包括主办者都心知肚明,爱心也罢,智慧也罢,其实都是幌子,选美就是选美,本质上就是借美色吸引眼球,说白了,就是美色经济。无论爱心的高调拔到多高,上了T台,终归要有泳装展示,比基尼上见高低,从一色的俊女扩展到靓男头上,实际上也可以理解为,主办者的视野在扩大,但骨子里依然是选美。

  资本和市场,可以把所有有价值的东西变成商品,自然,美色也不例外。只是,美色成为商品,其买进卖出之间,不免带有亵玩的因素。美色的载体是人,而人不是观赏动物,应有自己的尊严,因此,所有有关美色的市场行为,都往往遭人诟病。尽管这种市场行为建立在买与卖的多方自觉自愿的基础上,但人们的质疑却不能因此而稍歇,就是因为这种行为,对人的尊严的确有所损伤。

  当然,从法律角度无法阻止选美的进行,更无法遏制商品大潮冲及人的身体,但我还是希望,这种浪潮最好不要冠以大学生的名义。人们进大学,目的毕竟是在求学,不是选美。就中国的现状而言,大学生群体绝大多数是刚成年的年轻人,他们离开家庭走向学校,多数人是独生子女,第一次自主生活,独自面对大学校园这个已经变得很不单纯的社会,即便是学校和老师能给他们足够的关爱、适当的教诲,他们尚且难以很好地应付外面的诱惑,更何况大学由于扩招,由于行政化的种种问题,并不尽如人意,现在再加上选美的诱惑,情况可能会更糟。

  人都有过年轻的时候,年轻人尤其是尚未走上社会的年轻人,爱美、好名、爱出风头无可厚非,但作为社会上的成年人,理应明白,这些东西如果不加节制,任其泛滥,对其成长很不利。事实上,从高中到大学这一年龄段的人,由于心智发育并不健全,成名欲和名利心往往特别高,稍有刺激,就如烈火干柴,一触则不可收拾,至少在一个阶段,很多人会全身心地投入其中,难以自拔,这期间,别说学业,就是基本的生活都会陷于混乱状态。

  选美可以给主办者、赞助商,带来说不清的好处,而大学生选美,由于“大学生”三个字背后的魅力,带来的好处就更多,但这种活动给大学生带来的却主要是伤害。也许,极个别优胜者可以从中获益,但对广大的参与者来说,也许只能是只赔不赚的买卖。

  □张鸣(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周展:冠大学生之名选美又如何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05日01:22 新京报

  10月4日,《新京报》刊发张鸣教授的文章《选美请不要冠以“大学生”之名》,认为“人们进大学,目的毕竟是在求学,不是选美”,“美色的载体是人,而人不是观赏动物,应有自己的尊严”,美色则“不免带有亵玩的因素”。

  笔者也忝列为教授,很能理解张鸣对大学生的爱惜之情。然而,对他极力反对大学生参加选美之类的社会活动,认为“这种活动给大学生带来的只是伤害”,却不能认同。笔者想说,冠“大学生”之名选美又如何?

  不错,人们进大学,主要目的是在求学,但求学并非大学生活的全部。在求学之外,身为成年人的大学生,不但有权利,也应该尽可能多参与各种社会活动,以开扩视野、拓展能力,为将来顺利融入社会,奠定良好基础。

  对中国的大学生来说,就目前而言,他们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依然是社会活动能力不足,而不是知识储备缺乏。一方面,是因他们参与社会事务的主动性还不强;另一方面,也是由于社会没有为他们创造足够多的机会。

  毋庸讳言,选美比赛是带有美色的成分。然而,选美却又并非如张鸣所说,只是“比基尼上见高低”,“美色”也不能完全和“色情”画等号。欣赏人体之美色,犹如热爱鲜花之美、钟情胜景之色,岂可以“亵玩”二字绝对之?

  依照张鸣之说,参赛者穿着比基尼,在T台上展示身材,就丧失了人的尊严。试问:为艺术而祼体的人体模特,是不是更堕落?如果是,古希腊的裸体雕塑,应该就只是色情货色,而非人类艺术珍品了吧。

  显然,这样的结论当无人认可。有人可能会说,艺术归艺术,选美归选美。试问:富有生命力的人体之美,比之固化的人体之美,孰美甚?假如前者是色情,而后者是艺术,那么,认可此说的人,就是在戴着面具说话了。

  其实,溯诸世界历史,当不难知道,人类思想文明的解放与大踏步前进,与解除了对人体之美的欣赏禁忌不无关系。

  在这一点上,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就是最好的例证。而在当时,也曾就人体的“美与色”问题,展开过激烈的思想论战。如今,当人们欣赏文艺复兴时期的大量经典绘画作品时,有谁只看到了色,而把美弃之如敝屣?

  历史之河,滚滚奔流。今日之中国,文化日趋多元、思想日渐开放、社会日益转型。当此之时,对包括人体美在内的所有问题与现象,更不宜绝对化,而需抱开放精神、宽容心态,虽未必一定要高声喝彩,却更不宜动辄棒喝。

  因此,对大学生参加选美,包括举办冠以大学生之名的选美活动,不必过于担心,认为它给大学生带来的“主要是伤害”。大学生虽然年轻,对类似选美的诱惑,拒绝的能力或许有些弱,但也不至于明知是陷阱,却偏往里面跳。

  假如不幸真是这样,让他们受一些“伤害”,也未必全是坏事。所谓“吃一堑,长一智”,总也不让大学生“吃一堑”,何时又才能“长一智”呢?对大学生,不少人总认为他们还是“孩子”,看管得越紧就越好。这害了他们。

  是鲲,总要让它经历浪涛,才能游得广阔;是鹏,总要让它经历风雨,才能飞得高远。对有着鲲鹏之志的大学生,也当如是观。

  □周展(北京学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