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保印按:
有好几年,不写娱乐人物评论了。这篇文章,还是应河南一家媒体的约稿,在几年前写的。现在翻出来看看,也还没有完全过时,所以,就再发表在这里,供大家一乐。
刘若英:“奶茶”的黄金鱼钩是直还是弯
曹保印
老实交待,我没喝过奶茶,也没见过奶茶。但是,仅凭感觉,我却能想像得出奶茶那淡淡然、悠悠然的非常滋味。虽心向往之,而口与腹却不能至,要说,这也真够让人心烦的。尽管如此,我还是从刘若英这杯敢于在《粉红女郎》中自毁形象的奶茶那里,找到了如浴春风般的啜饮奶茶感。这种感觉仿佛一大早出门,迎面就看到了一只正在登枝的喜鹊,它衣着素淡却又歌声婉转,让人喜不自禁,醉意醺醺:养了眼,又亮了心。
刘若英的歌也许打动过不少人,陶醉过不少人,她之所以被人称为奶茶,其主要原因很可能就在于此。不过,在我这个不怎么爱听歌,尤其是流行歌曲的人看来,刘若英唱的歌以茶的成分居多,而演的戏里又以奶的成分为主。茶可以醉人,却提供不了多少营养,充其量不过是刺激一下人的脑子,以便使其在只有一个人的十字街头徘徊时小小地兴奋一下。可奶却不一样,它的清香就像水一样,必须慢慢地品、细细地尝,只有当舌头温温柔柔地将它一点点嫁给含苞待放的味蕾时,它才能让人深切体验那份柔软,那份温润。
我喜欢茶的清香,更欣赏奶的柔润。特别是在这样一个本来就已经让人春风沉醉的季节,奶更能让我感觉到润物春雨的美。在看到《粉红女郎》之前,我只是听说过刘若英这个名字,并没听过她的歌,也没见过她那仿佛是南山东篱下的菊花一样的脸。而看《粉红女郎》,不怕人笑话,我也只是冲着万人迷去的,她的那份虽然十分制造,却又的确十足风骚和性感的成熟女人味儿,实在让人不愿移开盯在她的脸、唇、腰、臀、腿上的色眼。不过,最后,还是刘若英,不,她扮演的结婚狂这个角色深深打动了我,也征服了我:这才是真正的女人——渴望爱情、追求婚姻、珍惜家庭,处处与人为善、与人为良、与人为真、与人为美。
在《粉红女郎》中,有这样一个情节:由于一次偶然实施的爱心行动,结婚狂得到了一枚黄金鱼钩。这枚黄金鱼钩就像童话故事中的七色花一样,可以满足人的任何心愿。说句早已深藏在心窝子里的话,假如是我得到了这枚鱼钩,我第一个心愿就是见到万人迷,然后,请她在我的脸上签名——当然,不是用笔,是用她那张时不时就要背诵《爱情宝典》的性感红唇。怎么样,够自私、够无聊、够麻人的吧?可是,这枚鱼钩到了结婚狂那里,却只会学雷锋——虽然,她很可能根本就不知道雷锋是谁,也不懂得雷锋精神。然而,在我看来,惟其如此,才显得更加可贵。因为刻意制造之物,永远抵不上自然之美。
我感觉,就刘若英的身世而言,这位因父母离异而从小跟着祖母长大的姑娘,一定是在用自己的全部生活体验,去全身心地演绎结婚狂——一个渴望幸福婚姻,而又处处碰壁;一个张扬人性美,而又因外在的丑时时伤心的女子。不然的话,结婚狂又怎么可能会在最后的结局中,终于赢得了英俊的白马王子?刘若英又怎么可能会在自毁形象之后,反而树立起了更加茶,尤其是特别奶的美好形象?实际上,尽管结婚狂的大团圆结局陷入了中国戏剧创作的老套子,但这样的老套子却不但不让人感到呕吐和恶心,反而使人特别开心。也许,在绝大多数中国人心里,始终隐藏着一种恤贫怜弱、渴望好人得好报的春雨情怀。
《粉红女郎》中的结婚狂已经好花有主,可生活中的刘若英依然孤孤单单。这个自称是“极度悲观的乐观主义者”的娱乐界红女,尽管黄金鱼钩在手,却整整等了三十多年,也没有鱼儿肯上她的钩。难道她的鱼钩是直的?即便如此,也应该有人因爱慕她的茶味或奶味,而主动上钩啊!毕竟,清新、自然在今天这样一个万丈红尘滚滚的世界里,是难得的风景。然而,话虽这么说,可事实远非如此。刘若英的在娱乐世界里的大喜,使她在爱情婚姻生活中的大悲不可避免。这也正是众多娱乐界红女共同的喜与悲。梅艳芳如是,张柏之亦如是。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