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邱春礼:别错过教育的春天——读《千万别教坏孩子》有感

(2007-05-15 01:00:54)
    曹保印按:偶然间,从网上读到了这篇书评。在此,我向邱老师表示感谢。如果有机会,希望有邱老师多多交流。
 
 

别错过教育的春天

——读《千万别教坏孩子》有感

 

邱春礼

 

    立春已过,真正意义上的春天已经不远了。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的确,在这个万象更新的季节里,每个人都会为自己新的一年设想一些美好的计划,期待着它能够顺利地开花、结果。也许只有这样,我们的人生,才能得到一种有所期待的幸福。然而,真正的生活,往往是在意料之外的。计划,常常因为赶不上变化,而化为一种略显哀伤的、美丽的幻影。于是,我们只好重新制定新的计划,又一次开始那种幸福的期待。

    对自己的孩子、自己的学生的教育计划,又何尝不是如此。如今,我已身为人父,我的孩子就是一个春天的开始。孩子很小,还不到2周岁,虽然还不能发清每个音,但在电话那头传来的依依呀呀的声音,背出来只有我听得懂的唐诗,让我憧憬着光明的未来。而当一个学生走进我的课堂,作为教师的我,也开始着手为他制定一个美好的计划。

    假如所有的这些计划,都能够顺利地完成,我想,作为一个父亲,我一定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作为一名教师,我一定是世界上最成功的人。不过,正如春风也会吹落枝头的花朵,春雨也会冻伤梢头的嫩芽,在现实生活中,总会有一些计划难以完全实现,有的甚至还可能会完全落空;真正能够实现的,常常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甚至只是很小、很小的一部分。

    在人的一生中,可以出现很多次春天,错过了这一年的春天,您还可以寄希望于下一年的春天;但是,在孩子的成长教育里,我却没有那么多的春天可以错过。一旦孩子的教育春天失去了,就永远不会再出现。

    断断续续地看完曹保印老师的《千万别教坏孩子》,其实我已经错过了自己的又一个教育的春天,因为我没有第一时间读完这本书,现在想来实在惭愧。

    翻开曹老师的《千万别教坏孩子》,86个真实的新闻案例发人深思。自杀、虐待、歧视、冷酷、无知、狂妄、愚昧、权欲、造假、欺骗、虚伪、谎言、纵欲、迷信、流氓、暴力、滥权、贫穷、空虚、迷惘……此类灰色调甚至黑色调的完全可以继续开列下去的词语,本来就令人触目惊心了;可一旦与我们的教育、与青少年群体“亲密接触”起来,而且频频见诸媒体,就不能不令人震惊和反思了:孩子是民族的未来,可看看今天的教育,我们没有对生命的尊重,没有对同类的宽容,没有对自我的负责,没有对权利的珍惜,没有对规则的守护,没有对法治的信仰,没有对自由的向往,没有对人性的呼唤,没有对尊严的渴望,没有对常识的还原……谁还能对未来有信心?我们能把对未来的信心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吗?“21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这不是痴人说梦、自欺欺人的呓语,还能是什么呢?

    曹老师通过对86个真实教育新闻案例的理性分析,向我们真实展现了当代中国家长和教师面临的教育困境,以及内心的苦恼。对这些触目惊心的案例,作者一一做了深刻的评析,并提出可行的建议。最终,他发现:中国教育缺的不是高深的教育技巧,而是最根本的人性、民主和法治常识启蒙。而这,正是家长和老师普遍没有意识到的根本性问题。

    让教育回归常识,回归人性。什么是常识?在数学上,1+1=2就是常识。现在也有很多文章在阐述1+1>2,但无论你怎么解释,没有1+1=2这个常识基础,那能达到你所谓的1+1>2吗?没有做好1+1=2,你能想像他能给你1+1>2的合理解释吗?在武侠小说中,经常可以看到那些优秀的师傅都要求徒弟先修武德,再习武。在我们现代教育中虽然在强调德育为首,但在目前的情况下,一切显得如此苍白。在学做人与学习成绩面前,很多家长与教师恰恰选择了后者。一切都是那么急公近利。其实这两者是和谐的。只要我们把孩子培养成了品德高尚的人,学习成绩那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从长远一点来看,那更是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珍视孩子的教育春天,其实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听从常识的指引,实践常识。曹老师在书中提到的人性教育、法治教育、品质教育、公民教育,其实就在我们自己身边,在每一件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里。作者娓娓道来的教育知识,正是对生活常识的挖掘与还原。在对孩子的教育中,我们缺少的并不是高深莫测的理论,而恰恰是对平凡常识的敬畏。

    不让孩子做现代社会的落伍者,家长就必须先端正教育观念,积极改变自己,提升自身素质,做个现代父母;不让学生跪着成长,教师就必须先站起来,张扬个性风采,陶冶高尚品质,倡导公民精神,强化法治观念。

    珍视孩子的教育春天,需要从擦亮自己的眼睛做起。

    珍视孩子的教育春天,需要从认识春天的颜色做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