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此存照之一:
曹保印按:十月二十九日晚,我编辑了一篇读者来信,但是,被枪毙了。领导认为,政府明确反对城市养狗,我们怎么还会去增加为狗服务的设施?也就是说,与上面的精神不符。
现在,关于狗的治理,是越来越厉害了,我实在不明白,我们的政府到底是怎么了,净和狗过不去?我们一方面提倡人与自然的和谐,一方面倡导建设和谐社会。像这样对待狗,我们的社会除了增加更多的矛盾,还会有什么和谐可言?主张养狗的人,与反对养狗的人打起来,是好事吗?我就要说,谁要是动了我的狗,我就要和谁干一架!我会恨他一辈子,而且会诅咒他。而对狗的治理,连好的经验,媒体也不愿或者不能发表,这样的现实,我们该作何想,又该如何面对。
下午,与清华大学的一位好朋友电话谈及此事,我说,如果全中国全北京连一条狗也没有啦,连一只猫也没有了,我们的生活还会有意思吗?这样一来,我们看到的全是人脸,这又该多么恐怖?如果在回家的时候,看到小区里有一条可爱的小狗,马上会有一种家的温暖。假如处处都是人,多么可怕。这位朋友就说,现在的人脸,没有狗脸好看。我同意这种说法。
在这里,我要说,如果我们的政府这样对待狗,那么,将来的某一天,我们自己,不管是主张养狗的人,还是反对养狗的人,都会变成今天的狗——命运也将会如今天的狗一样。大家怎么会连这么一丁点儿道理,都不明白呢?可怜的周汝昌老头儿,竟然还签名倡导捕狗!以这样的眼光,能研究出什么学问!
悲夫,中国的知识分子!悲夫,中国的群盲!
治理宠物狗
当学香港经验
目前,北京、上海等地正加大养犬管理专项整治工作力度,北京市已首次突查单位养犬。(10月29日《新京报》)
在香港,养狗的人并不少,以香港半山的宝云道为例,这里是市民晨练、登山的好去处,许多狗主人喜欢带爱犬一起来。而困扰许多城市的狗粪等问题,之所以在香港不是“问题”,一方面得益于市民较高的公德意识,一方面也要归功于政府严格的管理、不懈的引导和充裕的卫生设施。
在香港,“让犬只粪便弄污街道”、“乱抛垃圾”、“随地吐痰”、“未经准许而展示招贴或海报”并列为“四宗罪”,自2003年6月起被处以港币1500元的定额罚款。街头时有“请勿让你的犬只在公家地方遗下粪便,违者将被检控”的警示牌。食物和环境卫生署在街道上设置了约1.8万个废纸箱和792个狗粪收集箱,清洁工人每天至少清理一次。
尽管国内不少地方也有管理宠物的规定,但大都只注重“硬”条文,而忽视了“软”服务。在治理宠物狗方面,我们应当借鉴香港经验。
邹连才(黑龙江 职员)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