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9月29日《文摘周报》转载《中国青年报》梁子民评论《草根儿》的文章

(2006-10-06 22:50:31)
曹保印按:《文摘周报》9月29日四版转载《中国青年报》评论《草根儿》的文章
 
 
您的位置:文摘周报 > 教育(04版)
http://www.digest.sc.cn/images/spacer.gif
 

儿童文学与公民意识
    


  最近,青年作家曹保印完成了一部儿童文学新作《草根儿》(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这应该是中国第一部描写农民工子女生活状态的长篇小说。当今中国,农民工的数量大约是一亿多人,他们的子女少说也在几千万。但是,真正关注他们的生活与心灵的作家不是很多。
  在当代中国,一个少年儿童,如果出生在农民家庭,先天地处于二等公民的地位。在他们成长的道路上,要品尝怎样的辛酸,付出多少超人的代价,这是以前的儿童文学作品中描写不多的。童话离我们很远,生活离我们很近。这部小说里的所有人物———蚂蚱和他的父母兄弟姐妹,就在我们身边活着。面对他们,不论是少年学生,还是成年读者,只要你良心未泯,就无法闭上眼睛。
  这部作品最可贵之处是传达了一种公民意识。现在许多文化娱乐的内在价值导向,都是与公民意识相反,传达的是弱肉强食、优胜劣汰的理念。我有一个亲戚的孩子,今年高中毕业。她学习成绩很好,也热心社会活动,在环保方面作出了一些成绩,考上了很好的大学。但谈到农民工子女,她心理上就十分排斥,说因为他们进城,抢夺了我们的机会。我当时听了十分吃惊。农民工为城市的付出,远远大于他们的实际所得。比起农民工子女,城里的孩子已经享受了太多的福利。我不知道她怎么会形成这样完全悖离事实的印象。
  这还是和我们的教育有关。现在的中小学课程中,最缺乏的就是公民权利、公民意识的内容。应当让孩子从小明白,现实中有相当多的东西是需要改变的,社会正义的理想是可能实现的。不能因为现实存在社会不公,就让孩子以为这些事情是合理的、正义的。我们的作家、学者、教育工作者,如果忽视传达人类共有的社会正义观念,对儿童的成长极为不利。社会现实可以无情,但儿童的内心应当保持善良和纯静,向往公平和正义,这是中国未来的希望所在。
  (据《中国青年报》梁子民毕文昌/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