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黄亚明:五棵教育树——读曹保印《千万别教坏孩子》

(2006-09-19 23:20:37)
                      五棵教育树——读曹保印《千万别教坏孩子》
                                
                                   黄亚明

    《千万别教坏孩子》这个书名既有些哗众取宠,也是常识。作为议论性教育随笔的结集,它恰恰踩疼了国人的神经:我们现行的教育,虽不能说失败,但至少不算非常成功。每每浏览报刊新闻,那些带“悲剧”性的教育个案,说不定就从身边的某个角落袭来,拷问心灵,引发一场小范围的“9 11”震荡。个中原因,专家可以论道,旁观者只好吐吐酸甜辣苦的口水,而亲历者的不可承受之重,并非“同情”便能解决。
    在此意义上,曹保印的写作,实在算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86篇短文,皆从新闻事实出发,以短平快的“时评”体,皮里阳秋地拐弯“骂”人,抓住一点,直斥教育的弊端,篇余则附有“教育指南”,散思碎语,类似对患者施以中医疗法。这种形式,绝不新鲜,却由于题材联结现实、笔锋犀利而撼人心魂。
    我并不指望救赎之路从此伊始。曹保印的呐喊,无异于中世纪的骑士独向长空,且妄图在孤烟大漠栽植几点绿色。虽然他渴望,星星点点的绿,会燎原不止,终将赠给教育一片新的绿洲。他的美好图愿,如果不能建立在对现行教育体制进行深度改革的基础上,那将是一场风车之战,抑或治标不治本的消炎止痛行为。
    但一位有野心的人,尤其是怀抱了教育好后代的野心,绝对令人尊敬。曹保印的教育观,可视做“绿色教育”,五片叶子,分别是“人性底线”、“法制精神”、“品质高度”、“公民意识”、“现代观念”。曹保印将“守住人性底线”置于第一辑,深意大焉,“人性”为本,是一切教育的源头和归宿,因为“人性”中的善、美、互相尊重、有所敬畏、热爱生命、宽容、负责、珍惜,必定派生出其他蓊郁的叶片。当今教育之病症,说到底,还是在歪曲甚至摧残人性;善待人性,才能“守住孩子未来的幸福希望”。
    如果一个人以蔑视、侮辱和践踏生命为快乐,试想,他除了会给别人包括他自己带来灾难,还能做出多少有益于社会的事呢?”(《孩子心狠谁之错》)“我的观点是:捧得高,则摔得狠”(《“天才生”不是培养出来的》)。“知识固然就是力量,但性格才是命运”(《他为何杀死母亲》)。“在家里,应推行清楚而不是模棱两可的原则:不要伤害他人!这对全家都适用。”((消除校园暴力))“我真心希望武汉理工大学打响的这个第一枪,能成为大家向学术‘近亲繁殖’宣战的信号,而不是一声孤零的脆响。”(《独立精神》)“事实上,青少年何尝不知道‘经典’的价值、水果的营养,他们之所以还要舍‘经典’而求‘卡通’,弃水果而取果冻,无非是为了更轻松、方便、快捷地汲取营养罢了!”(《读读卡通“鲁迅”》
    上述曹氏语录,俯拾皆是,它显露了作者激昂的人文情怀、敏锐的社会洞察力。一花一叶,都是天堂。很多人对教育的思考,不是太多,或太少,而是尚未回归本原。那些最本质、最根本、最重要的东西,通过曹保印的文字,逐渐露出冰山一角。我知道,曹保印要说而没有说的两句话是:我们的教育体制必须从“人性化”角度出发;我们在路上,路很长,但是,那儿已经有了五片绿,五棵大树的幼芽。
[作者系安徽安庆市岳西县店前高中]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6年8月第一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