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有感而悟 |
以前在《参考消息》上看到一篇文章,说有些人在特定的情况下会有自杀的冲动。有的人站在美丽的风景前面,会感觉想要让自己融入那种无限。实际上,很多人都有过类似的冲动。
我想,这是不是意味着,生命有种自然的倾向,就是死亡呢?古人的太极不就是阴阳两种力量吗?生则是阳,死则是阴。这两种力量是与生俱来相辅相成的,一个人的身上也必然同时存在着趋向于两个方向的力量。但是,我们通常忽略或者不愿意承认象征死亡的力量,于是成长的,生命的,建设性的东西总是被更多地予以称道,而衰减的,死亡的,破坏性的东西,总是被忌讳。一个人如果说他想死,更是不能被容许的。
忌讳也好,忽视也好,我们却无法解释自己身上矛盾的呈现。生活安稳平和的时候,会寻找刺激。生活跌宕起伏的时候,会寻求安乐窝。我们不自觉地寻求着相反的力量,以致不能在世人公认的幸福中长期存在,而必得自讨苦吃,才能在矛盾中体认到真正的幸福。或者说,幸福必然要在幸福的反面加以认识。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有些从小在优越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人,会自我破坏。
今天看到一片文章,说一个自小养尊处优的女孩子,嫁给一个青梅竹马,非常优秀,又十分宠爱她的英俊丈夫并移居国外,过上人人称羡的美好生活之后,却被丈夫的朋友吸引,离婚嫁给一个来自另一个阶层的人,生活质量一落千丈不说,还要干家务,生养孩子,没有保姆,还被认为是不能吃苦耐劳的理想妻子。
这女孩子的家人和前夫,一定会感到痛心疾首,恨铁不成钢,旁人多数也会感叹她身在福中不知福。我倒十分理解这个女孩子的行为,因为只有采取这种行动,她才能救赎她真正的自我,把自己从无聊和无意义的人生中解脱出来。以前优越但无聊的生活,她是根本无法体会其珍贵的,而现在她体会到了。她现在了解了金钱不是一种丰富的资源,而是大多数人不能充分拥有,必须奋斗得来之物。她也理解了别人怎样对她才是真正的好,她懂得了什么是体贴和爱护,也懂得了父母前夫曾经对她的付出。这一切,都是通过她自己把自己置身于一个不利的环境下,才能获得的体悟。通过这种教训,她才会承认她以前的那种生活,确实可以称作幸福。唯一不好的地方是,代价很大。但这种代价是必须支付的,因为她之前没有机会支付,她被关心她的家人和丈夫夺取了吃苦的机会,最后只好孤注一掷以这种方式爆发出来,让她身上的破坏性和死亡力量得到承认和释放。
生活从来就是矛盾,因为生命的本质就是两种相反力量的混合体。一味追求舒适的人,到头来发现了无聊。而经历了各种痛苦的人,却找到了平静。健全的生活就是承认生和死的力量,不规避其中消极的一面,因为,其实那消极也是一种力量,它让你了解到什么是真正的活力、生命和价值。很早就经历过消极力量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会在后半生保持得住真正的幸福。相反,被他人一直给与着所谓幸福的人,却暴露在很大的风险之中。他可能失去认识自己真实能力的机会,而且从来不曾真正认识到究竟何谓幸福,在别人的肯定声中,他只能半信半疑得生活下去。这样看,这些幸福的人岂不是很不幸吗?
所以那女孩是勇敢的,她用自己的教训,为自己赢得了一次认识幸福的机会。而今后,这种认识将令她能更好地把握生活。当然,有很多方法可以使代价不至于如此之大。选择让生活先苦后甜,比让它先甜后苦,要好得多,明智得多,也会快乐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