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值得

(2007-03-20 20:13:01)
分类: 诗词文艺

士为知己者死,这是句经常听到的话。只有在读了它的历史典故之后,这句话才变得真正有意义起来。豫让斩空衣,而竟不能得。为了一个自认为真正了解自己的人,豫让可以毫不犹豫地几番赴死。

能够在历史上留名的人,我发现大体有三类。一是帝王,只要不太短命,或者平庸得连坏事都没有的,基本都能留下一些轶事。二是名臣才子,或文臣武将,或诗人学者,在政治军事或科学文化方面,他们因为有所贡献或有所破坏而被记载。三是有特殊精神的平民,以一种自身的行为体现了一种少有的精神境界,由此被后人称道。豫让就属于这一类。

“士”是一种很古远的东西,那时候的人总是赞叹气节。这些东西在现代人看来,可能不可理解,于是不免要拿自己的价值观来衡量,他们的行为究竟值不值得。

且不说豫让的知己是否真的了解他,还是只是对所有人都如此,或者只是一种手段。豫让是不考虑这些的。他认为自己应当为知己作些什么的时候,就去做,而且坚持到底。他认为自己在做对的事,仅此而已。如果要算计,搭上性命的事,断然是不能算作划算的。这就又要说到物质与精神的关系。究竟人的精神珍贵还是物质与肉体珍贵?精神这种无形的东西,没有实惠的形态表现,没有利益的直接吸引,它的美感到底体现在何处呢?这一点,恐怕只有重精神轻物质者知道。就如同攀岩的人,有幸在途中遇到一朵千年雪莲,而他却无法向那些没有遇见过的人描述他的震撼。

每个人都会遇到一些事,很久之后,会觉得不值得。或者是遇人不淑,浪费了感情和精神,或在某些事上空耗岁月鏖战,最后却是失败的结局。恐怕没人能事事得利地长大,那些青春的付出,无比珍贵,更往往是免费的。所以,如果用获得来衡量感情和付出,不仅无益,也可以说是亵渎。为了知己而死,为了爱而付出,为了成功而努力,无论结局如何,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因为这些经历丰富了人生体验,积累了对人性的认知,只要有足够的悟性从中吸取教训,总可以让自己在后来的道路上更加顺利一些。在付出的过程中,你实现了自己的信念,也获得了修正它的机会。你有机会选择做一个怎样的人,一个有能力爱的人,一个有能力放弃的人,或一个有能力接受现实的人,或者他们的相反。你有机会在对待一件事或一个人的态度中,体现你自己的特质,而不是简单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地趋利避害。

从行为学的角度,人类的每一种行为都必然有着快乐的成分,才足以促动人去做为。就连抽烟喝酒之类,也能带来某种快感。所以是不是可以假设,那些为着信念而牺牲的人,是因为实现信念带来了大乐,乃至与之相比,死不足惜呢?而现代人遇人遇事,如果能够从每个案例中都找到一种成长的快乐,那么是否也就不存在什么不值得的事了呢?

马遇伯乐而嘶,人遇知己而死。得一知己已为至乐,而能为知己而死,乃是向知己和这份人间至情回报最大敬意的机会,在一个知其恩图己报的人看来,这是何等的快乐。此时,能够为一个人赴死,可能是一件真正值得的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