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尼泊尔(二)

标签:
小环线温泉安娜普纳山尼泊尔旅游 |
分类: 游记 |
D4-D8
今天是行山的第一天。怎么感觉,旅行是从今天开始。先搭一辆小面包,开出博卡拉一个多小时,到达南丫浦,所有的人行山,都从这里进入。我们走的这种路线叫小环线,需要四天,最高爬到3100米处,如果走大环线,则需要至少一周,可以上到4000米以上,那需要对人的体力有更高要求,更强更驴的人会选择这种。我们在山上遇到一个来自英格兰的强悍女子,真正的人高马大,一个人独自走大环线,连背夫也不用。她说,山上雪最深处可以没到她大腿。我只好说人种不同就是不同:早餐时,我们每人点一张油饼,一个鸡蛋,一杯红茶,她是两张油饼,两个鸡蛋,一壶红茶。
天下有许多山来供游客攀爬的。有一种,山就是山,没有人住,只有爬山者,比如中国的名山中有华山、黄山;还有一种,山里住着居民,人与山是共同构成这座山的不可缺少的元素。安娜普尔山区属于后者。这里的人,令这里的山更加美丽多彩,也更温暖可亲。
走小环线,可以顺时针方向走,也可逆时针方向走,我们选了逆时针方向,和大多数人选的不同。选这个方向的好处是,从进山第一天起就有雪山可看,不像顺时针方向,据说第一天是要恶狠狠地上几千个台阶,又没风景看。要知道,在美景的陪伴下行山,正累得气喘如牛时突然见眼前是一座让你两眼放光的雪山——你把累都给忘了。
第一天,我们就伴着这样的山与水前行。
第一天走下来,我们到达Ghandruk(海拔1939米)歇息。第二天早上看到美丽的日出,甚至在屋里就看到,这里的房间个个都是山景房。然后,接着上到Deurali。这里已经是海拔3100米了。这一天走了8小时,十分辛苦。晚上睡觉时甚至感觉到有高原反应,翻身时心跳加快。第三天又下到了1980米的Sikha,这一天拍到的美景最多,晚上爬到我们住的旅店的屋顶上数星星。这段路最惬意,也最像度假。而且这一天,下坡多而上坡少,眼见迎面而来的上行者个个气喘吁吁汗流浃背,很有点满足感,想想前两天我们一直在上,都是这付德行。
第二天清晨看到的日出。
我们平均每天上升1000米。这个高度,大概相当于爬北京的两个香山。负重不算重,几天的换洗衣服加洗漱用品和必要的防护装备,比如帽子太阳镜和手套,吃的东西可带些肉干和巧克力,一进了山,就没肉吃了,因为山里的人都信教。在路边小店吃饭很舒服,店主很热情可亲,但也很费时间,到这里要习惯尼泊尔节奏,一顿饭没有一两个小时做不出来,着急赶路你就多买点干粮。
在体力上,每天爬两个香山还是有些累的,特别是赶上连续上升时。而且,这是连续的行山,第二天第三天最累。在国内,我爬过的最耗体力的山是小五台,一天上升1700米,还负重,背着全部行李。以那个标准来看安娜普尔纳的小环线,体力要求不算太高,当然要比逛公园累,但是在这里爬山所欣赏到的美景,那份纯净、清新、人的纯朴、山的壮丽,与各种肤色的旅客们之间的平等交流,山间所有服务设施的成熟而恰到好处,不会因此把山的自然给破坏掉——所有元素综合到一起,这是我见到的最好的山了。
我在来的路上的飞机里,就见过有人从国内来尼泊尔是专门为爬山而来的。他们根本不在加德满都停留,直奔山而来。而且已经爬了不止一次两次。我想,出国游专门只为爬山而去,在一般中国旅游者看来可能不是太奢侈,就是够疯。但是到了这里就能理解了。当你在国内,在水深火热的工作中,每天身陷嘈杂的办公室和永远在线的电脑无法脱身,那时你梦想的休假是什么样?当然是与眼前的一切相反,是安宁,纯净,朴实,简单,忘情于大自然而释放掉身体中的全部能量,让身体累到极致而脑子省到极致,难道不就是要来到这样的地方吗?比较起后期在尼泊尔的看庙,我觉得在行山中身体的体力是更消耗些,但放松得却最为彻底。
路边小憩。这种小凉棚山里多见,舒适惬意可喝茶,还挺漂亮。
孩子们放学了。
特别是在行山的最后一天,我们走到Tatopani(1100米)泡温泉。我们特地加了这一天,就是为了泡温泉。在山上艰苦行走时,就想象着最后一天临出山前把疲乏的身体泡进温暖的泉水中的享受,这个想象激励着我们加快行进步伐。终于到达温泉。
这个温泉很小,一般的游客不来这里,因为他们大都是走顺时针路线,会去泡那条路线上一个更知名更大当然也更拥挤的温泉。
进这个温泉要买40卢比的门票,相当人民币4元。这是个简陋的池子,只有20米见方吧,你买票进来,可以从早上五点泡到晚上九点。池里的人不过十来个。这么浅的水里一个猛子扎到另一端,忽听得池子里还居然响起一片掌声。水很热,热到泡一会人就要上岸边喘气。它当然是露天的,不远处可望见雪山。四五天来的疲劳在此全部泡化,全身酥软地抬头望天上蓝天白云,微风飘飘树枝摇摇,心想人生还复何求?
当然,泡完温泉,你也就再也爬不动山了。
乡村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