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尼泊尔(一)

标签:
博卡拉旅馆自由行加德满都旅游 |
分类: 游记 |
行走尼泊尔(一)
到尼泊尔去,这是一个想了好几年的梦。说的次数太多了,以至于有人都认为我们早都去回来了。有过好几次延误,比如,有时间去的时候,发现季节不对,不能赶那里的雨季去;季节对的时候,又被其他的事情缠身;一晃几个年头过去,忽然发现,就应该在这个春节去,而且就必须是在这个春节去,决定下来时,手忙脚乱,几乎订不上机票。
我们是通过一个在成都的网站“神游网”www.3etravel.com来订票的。这是一个专门经营尼泊尔和不丹自由行的网站,你可以只订来回机票,你也可以加订在加德满都的住宿、到博卡拉行山的车、旅店及至导游、背夫的服务,全看你自己的需要和认为值不值。我们最终只订了机票,住宿和车票等都是到了当地解决的,因我们是在2月去,不是旅游旺季(旺季是从每年10月底到12月底圣诞节),在当地找食宿不成问题,而且可以更合心意。
去尼泊尔旅游,实际是两种方向:一是行山,一是看庙。这两个方向都大有得可玩,都可以玩到很高境界。不过对于我们这些普通旅游爱好者而言,两者都想要。一共花了半个月时间,基本也都玩了下来。这十几天时间,除了花在路上的,基本一半对一半,前一半行山,后一半看庙。
D1,北京-成都
因为从成都去加德满都的国航班机早上非常早,8点半就起飞,所以必须头天晚上从北京抵达成都。这一天恰好是年三十。到达成都时,已是晚上10点多,被一辆小面包车接到城里的一个酒店过夜。黑暗中,看到外面的鞭炮礼花此起彼伏,心里颇有点不是滋味。在飞机上凑合吃了些煮得烂烂的破饺子,这个年就算过了。这样过年,真是自找的。实在因为已经订不到其他时间的机票了。
D2,成都-拉萨-加德满都
早上5点半就起床,在黑暗中坐车赶往机场。飞机在拉萨的贡嘎机场要落地一次,此地的海拔近3600米,所以一出机场就有感觉,心跳加快。也看到有位女乘客晕倒,有高原反应。所以到了这里,一定要提醒自己,放慢脚步。不过,在贡嘎看到的天空真叫纯净湛蓝,那份荒凉苍野之美在别的地方见不到。
贡嘎机场。
再起飞,就要准备相机了,快到加德满都时,会飞越喜马拉雅群山,连绵的雪山的那份壮美,足以让你失声喊叫。而且这段时间长达十几分钟之长,就算你没坐到靠右的窗口,也来得及请别人代你拍两张照了。我干脆就是冲过去赖在人家的窗口前拍照,当然,拍两张就乖乖让开,后面排着一串举着相机的人呢。
据说那拉着烟的山峰,即是珠峰。
到达加德满都是下午两点多。马上把手表往回拨了2小时15分,这个时差居然是有零头的。时间又回到中午了,真好。一下午的时间,找旅馆,吃饭,还去看了“猴庙”,都来得及。
出来旅行,为什么我们那么喜欢自由行,不喜欢跟团?仔细想想,跟团游,实际是一种“伪生活”,也就是说,你只生活在“旅游”中,而与你所游的地方的人,没有接触。你每天住在定点酒店中,由包好的旅游车接送到风景点,由导游牵引着走东走西,再被带到定好的餐馆吃饭,再送回酒店。你可以和当地人没任何接触。你根本也不会了解他们是怎么生活的。而自由行不同,你要在这个城市中租车,找旅馆,在餐馆点菜,买票,在市场与人讨价还价,当然也是很表面浮浅地在这个城市中游走,但总是呼吸到一些这个城市的真正空气。
既是自由行,当然要住泰米尔老城区。我们被一个出租车司机带到了泰米尔区边上一个小旅馆,院落挺漂亮,10美元一天的房间,说得过去。住下了就出去吃饭,然后去看一处藏传佛教的庙宇苏瓦扬布塔,人称猴庙,因为这里的猴子很多,而且根本不惧人。这里离加都3公里,要坐出租车去,这时,你才深刻领会加都的交通之乱。
如果你想站在路边等车过去再过马路,你就永远过不了马路。你必须与车争道,而且,你会发现,这里的车人之间尽管险象环生,却也永远撞不上,总是在撞上前的一刹那,不是你躲开了就是他躲开了,错开时距离几乎是零。有一次,我们坐的出租车被一辆自行车刮到,后视镜都撞歪了,司机也只是嘟囔两句,伸手把后视镜扳正过来。那骑车的妇女还笑着招招手呢。
只有一次,我们的车被撞了,因为这里的车都是按英国习惯靠路左边走,而我们上出租车时是按国内习惯从车右边拉开车门,就在这一瞬间对面一辆小车开到碰的一声撞到打开的车门上——我们的动作显然让对方司机没有料到。
这里的车的发动机都没有经净化处理,整个加都烟雾腾腾,汽车的废气呛人,许多人戴着口罩,如果现在还有人准备去尼泊尔的话,口罩确实是应该预备的,真的有用。我看到加都街头的警察,鼻子下挂着个口罩,徒劳地站在那里指挥交通,根本也没有人听他的,真是对他充满同情。
还有一点:出门时务必记清自己旅馆的名字和地址。我们从猴庙回来时,就在泰米尔区密如蛛网的街道里迷了路。辨不清东南西北,也问了无数路人,只觉得这条路似乎是来过的,怎么又回来了?最后天也黑了下来,似乎已经没办法了都想去找警察时,终于问到了我们中午我们曾经吃过饭的那个饭馆,总算认得了回旅馆的路。回到旅馆,才发现,我们的旅馆名“Encounter”,即“遭遇”之义,到加都第一天,真是一场遭遇啊。
D3,加德满都-博卡拉
乘早上7点的长途班车去博卡拉。这里去往博卡拉有好几家汽车公司在经营,所以一定要早早出发,以免找不到自己的班车。去时车票是18美元,路上包一顿饭,那顿饭是自助餐,味道也还过得去。回来时,发现花上600卢比也能买张票,合人民币60元,合算下来竟然便宜一半,当然,就没有路上那餐饭了。这段路,200多公里,竟然走了7个多小时,车辆拥挤,路况差,只有捱着。
但是博卡拉是个好地方。干净,食宿干净便宜,街上都是悠闲的游人。国际化,可有西餐、尼餐和中餐吃,可以在费瓦湖边骑车、发呆,喝鲜榨果汁,或是扔飞盘、踢足球。来这里的人,不是准备行山的,就是已经从山里走完回来休整的人。满街都是名牌户外服装,便宜得惊人,我最后离开这里时,也按捺不住购得了一件North Face冲锋衣,合80元人民币,我都觉得对不住老板。如果有备而来,可以将全套户外行头配齐,不到国内的一半价钱。
相比起来,游客们都喜欢博卡拉而不喜欢加德满都。这是当然。因为博卡拉是为游客准备的城市,它很像老挝的琅勃拉邦,或是中国的大理,丽江,或是柬埔寨的暹粒。这样的地方,游客多于本地居民,而本地居民也多是以旅游为业,他们不是开饭馆,就是开旅馆,或是经营洗衣和租车业、摆摊卖旅游纪念品。我们行山下来后在博卡拉多待了一天,骑车到了费瓦湖的后边,那才是本地居民的集中居住区,都是拥挤而脏乱的村舍,无数男孩女孩追着向我们讨要糖果和元珠笔,几乎不能脱身。我们这才发现,我们在博卡拉所住的地区,叫做“湖边区”,干净,漂亮,整洁,舒适,那是专为外国人准备的,在我们住的那如同花园般的Nobel Hotel,享受着周到的服务时,怎么觉得有点殖民者的感觉。你方才明白,这是一个特区。就像是当今因为世界杯,南非大热,那么多人都说约翰内斯堡如何美丽,但没人愿意到黑人居住的索维托看看。约堡当年是刻意将黑人隔离在城市之外的,它集中了那么多的美丽、洁净、秩序,而把这个国家的肮脏、拥挤、混乱屏蔽在外。
博卡拉的Nobel Inn,我们的下榻处,美如花园。
我想起在加都的猴庙山上,可以俯瞰加德满都整个城市。这是个没有节制的不断扩展的拥挤城市,它铺满了加德满都河谷。在密密麻麻的房屋的上空,是灰蒙蒙的烟雾。这才是这个城市的真实生活图景。一个正在工业化的,不乏活力也不免失控的拥挤都市。我看到在那里观望城市风景的,也有不少尼泊尔本地人。我不知道他们望着自己的家园——也许只是一座灰暗居民楼中的一个小小公寓——心里作何感想。但他们同样久久凝望,像我们这些游客一样,不作一语。
在加都边的山上,遥望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