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传习录》注释

(2025-07-27 12:15:36)
标签:

传统文化

传习录

道德经

王阳明

心学

分类: 大学殿堂

【原文】

又曰:“此道至简至易的,亦至精至微的。孔子曰:‘其如示诸掌乎。’且人于掌何日不见,及至问他掌中多少文理,却便不知。即如我良知二字,一讲便明,谁不知得?若欲的见良知,却谁能见得?”

问曰:“此知恐是无方体的,最难捉摸。”

先生曰:“良知即是《易》,‘其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惟变所适。’此知如何捉摸得?见得透时便是圣人。”

【注释】

此道至简至易,亦至精至微——《道德经》:“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其如示诸掌——就像看手掌。

——实现目的,确切。

方体——方位,形体。

良知也就是《易》——良知如《易》中所言:“道”也变化多端而无形识,充满了整个宇宙,上下无常,刚柔互变,非常道而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变化是其根本内涵。即:王阳明说的“良知”便是事物变化的原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