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道德经王阳明四大三才 |
分类: 大学殿堂 |
《道德经》第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
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人法
标签:
传习录王阳明心学道德经孟子 |
分类: 大学殿堂 |
324【原文】
先生曰:“先儒解格物为格天下之物,天下之物如何格得?且谓‘一草一木亦有理’,今如何去格?纵格得草木来,如何反来诚得自家意?我解‘格’作‘正’字义,‘物’作‘事’字义。《大学》之所谓身,即耳、目、口、鼻、四肢是也。欲修身便是要目非礼勿视,耳非礼勿听,口非礼勿言,四肢非礼勿动。要修这个身,身上如何用得工夫?心者身之主宰,目虽视,而所以视者心也;耳虽听,而所以听者心也;口与四肢虽言、动,而所以言、动者心也。故欲修身在于体当自家心体,常令廓然大公,无有些子不正处。主宰一正,则发窍于目,自无非礼之视;发窍于耳,自无非礼之所;发窍于口与四肢,自无非礼之言、动。此便是修身在正其心。然至善者,心之本体也。心之本体那有不
标签:
心学传习录王阳明传统文化 |
分类: 大学殿堂 |
337【原文】
先生起行征思田,德洪与汝中追送严滩。汝中举佛家实相幻相之说。
先生曰:“有心俱是实,无心俱是幻。无心俱是实,有心俱是幻。”
汝中曰:“有心俱是实,无心俱是幻,是本体上说功夫;无心俱是实,有心俱是幻,是功夫上说本体。”
标签:
传统文化传习录道德经王阳明心学 |
分类: 大学殿堂 |
【原文】
又曰:“此道至简至易的,亦至精至微的。孔子曰:‘其如示诸掌乎。’且人于掌何日不见,及至问他掌中多少文理,却便不知。即如我良知二字,一讲便明,谁不知得?若欲的见良知,却谁能见得?”
问曰:“此知恐是无方体的,最难捉摸。”
标签:
传统文化道德经校风学分思政 |
分类: 旅行散文 |
2025年6月16日,星期一,扬沙,20~36度
《道德经》精讲课程总结。
本课程分三个环节进行:课堂教学(16讲、32课时。学分占比50%)、讨论班(8-10课时,其内容包括讨论《道德经》的核心思想、与现实相结合的实际运用、畅谈学习体会,集体完成《道德经》全篇译文。学分占比30%)、开卷考试(学分占比20%)。
标签:
诗词句法道德经传统文化 |
分类: 格律诗词 |
一、韵脚与句读。
1、名称。
诗必有韵,
标签:
ai编辑诗词文学 |
2025年5月20日,星期二,扬沙,14~32度
一大早醒来,就接到了四面八方发来的“5·
标签:
散文精选获奖 |
分类: 旅行散文 |
标签:
道德经大学中庸 |
分类: 旅行散文 |
第三十一章
唯天下至圣,为能聪明睿知,足以有临也;宽裕温柔,足以有容也;发强刚毅,足以有执也;齐庄中正,足以有敬也;文理密察,足以有别也。溥博渊泉,而时出之。溥博如天,渊泉如渊。见而民莫不敬,言而民莫不信,行而民莫不说。是以声名洋溢乎中国,施及蛮貊。
标签:
道德经中庸大学概念 |
分类: 旅行散文 |
《中庸》第九章
子曰:“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