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疆日记·《中庸》
(2025-04-01 17:45:23)
标签:
道德经大学中庸 |
分类: 旅行散文 |
第三十一章
唯天下至圣,为能聪明睿知,足以有临也;宽裕温柔,足以有容也;发强刚毅,足以有执也;齐庄中正,足以有敬也;文理密察,足以有别也。溥博渊泉,而时出之。溥博如天,渊泉如渊。见而民莫不敬,言而民莫不信,行而民莫不说。是以声名洋溢乎中国,施及蛮貊。舟车所至,人力所通,天之所覆,地之所载,日月所照,霜露所坠,凡有血气者,莫不尊亲,故曰配天。
【注释】
溥(p)——广大。
说——传,奔走相告。
貊——古代用以称东北方少数民族。
【译文】
天下至圣,其聪明睿智,足以安民;其宽裕温柔,足以容人;雄强刚毅,足以执掌天下;庄重中正,足以得人景仰;有条不紊,足以明辨是非。其德如溥博渊泉,时而涌现,溥博如天,渊泉如渊。其人无不敬,其言无不信,其事无不传。所以名满中国而遍及少数民族地域。凡是车可到、人可至、天所覆、地所载、日月所明、霜露所凝的地方和凡是有气血的人,都会尊重、亲近至圣者,所以说至圣者德配高天。
【议论】
此文足见儒家以阿谀奉承为能事,还习惯于带骂那些不敢苟同的人。《中庸》可为吹捧权贵之范文。
之所以《中庸》可以成为吹捧权贵之范文,是其将《道德经》中说明“非常道”的语言模式全套搬来用于阿谀奉承,自然也就谄媚至极了。于是,《中庸》就成了儒家的必修课和基本功,有了这功夫自然能获得封建帝王特许的“天下独尊”了,于是保证了两千多年来儒家弟子的荣华富贵,也使《中庸》成了梦想成名成家的中国文人的至宝,怎么可能不拜孔子为圣人祖师爷?还必须将孔子神化!
无论何时,只要国家领导者还有封建帝王的意识形态残留,文人的这套阿谀奉承的功力就不会废。所以,尽管中国历史上每反一次孔,社会就进一大步,但孔子的阴魂却终究难散。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