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音乐心灵

(2006-10-28 16:01:36)
分类: 人生感悟

音乐心灵

 

你应当背一把吉他去流浪,边走边唱。朋友不止一次的对我说过。

为什么我就应当去流浪了?你为什么不去流浪?朋友笑了,我说自有我的理由,因为你总有一种淡淡的忧郁,你的思考总是使你的心灵是孤独、漂泊的,还有本身你也很喜欢音乐,流浪可以使你看到更多的真实地世界--------

这些理由就足够多了,我笑着打断了他的话,说自己不会被他指派出去的,不过他说的这些状态我倒是真有,知我者莫若朋友。

说道音乐,我倒是真的喜欢。不知道怎么形容这种状态,想起好莱坞神话电影《那尼亚传奇》当中的一组镜头,小鹿给最小的妹妹奏响了音乐,火焰当中便有小鹿的精灵起舞。好的音乐真的可以起到这样的作用,突然之间打开你的心门,让你的心灵随着音乐起舞——或许兴奋,或许忧伤,总是能够融合到灵魂里面。

对于音乐自己没有特殊的偏好,常常是依据心情选择。每种音乐都有每种音乐鲜明的特点。比如信天游,唱起的时候,高亢的嗓音回荡在空旷的千年累积的黄土高原上,穿行在沟壑间,让你觉得一种由灵魂里迸发的一种生命的存在、一种蓬勃的张力。那种感觉甚至会冲进鼻腔,使自己在规律化的城市生活当中压抑已久的心灵得到释放,连眼睛也会被感动。同样是高原,西藏的音乐则是象那儿的天空和雪山,冷冽、嘹亮、就像那西藏晴空下的流云。而苏格兰高地的风笛,则是有点阴郁,湿润的,一如那儿的气候。被当作电影《勇敢的心》的配乐时,同画面结合,一种决堤的忧伤低低的盘旋在苏格兰高地上,幽远而深长,让人窒息,让人感到一个历经艰辛的民族的真实的厚重的脚步。但是电影《刘三姐》当中的音乐,同样传的很远,因为需要对歌的对方听得到,但因为是飞过江上水面的情歌,则变得温润而舒爽了。

心灵和音乐总是共鸣的,从来不为音乐所累。一些带音乐的场景也总会深深留在自己的记忆中。坐车滑行在公路上,听到斯汀的金色麦田,沙哑而舒缓的声音,像老友的诉说。行进在上班的路上,脑海中会响起U2乐队的歌,巨大轰鸣的节奏,有金属的声音来自天外,总给人希望。面对一杯清茶的时候,则会听听汉宫秋月中宫女的哀怨,或者是春江花月夜的夜色美景。

    或许有一天,我真的会胡子拉碴,背上一把吉他,穿上我的徒步靴,一条旧的牛仔裤,进行我的流浪旅程。或许会在流浪的途中碰到你。但是,总有那么多的牵挂,在心头萦绕不去。就如苏童在他的一篇小说中,总是不断的问,你好,你见过一个养蜂人了吗?一个追赶花汛的流浪的养蜂人。这总是我们渴望已久的流浪的生活,或许一生总要这样不断的追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失落的农事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