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心理咨询师的真诚

(2012-08-08 21:01:15)
标签:

心理咨询师

真诚

来访者

文化

分类: 心理学研究

“真诚”,看起来如此简单如此没深度的一个词儿。我初做咨询时,从来没在意过它,以为我当然是真诚的。那时候比较把“共情”当回事,因为它看起来更有深度一些。这些年做咨询下来,才意识到“真诚”何其重要,而做起来又何其难也。

如果要人们做个自我评价,应该绝少有人会评价自己为不真诚。然而从某种角度来说,每个人每天都在说谎,这些谎话未必涉及什么实际的利益,它可能只是为免对方难堪,或者来自自己本能的自我防御。比如一个胖女孩说:我太难看了,这么胖!你必定会回答:没有啊,你很可爱呀。或者你就是那个很自卑的胖女孩,当女孩们在一起讨论自己衣服的尺码时,听着各种低于你的尺码你可能会说:你们记性真好,这些小事我从来都不记得。心理咨询师在咨询室之外也是个人,也一样会说谎——但好的咨询师应该是较少自我防御的谎话。

生活中这些谎话也许无伤大雅,然而在心理咨询的情境下,要不得任何的谎话,咨询师一定需要绝对的真诚。咨询师的真诚,一如化学反应中的催化剂,加了它咨询进程立马有翻天覆地的变化;没有它,恐怕会不温不火,难有成功的化学反应。个人做咨询的经验,每次咨询师真诚的表露,心理咨询都会有一次飞跃。

此外,心理咨询的过程,需要来访者逐渐的打开自己,真实的面对自己,发现自己每一个真实的想法和感受,并愿意讲出来。想要来访者做到这样的真实,咨询师本身就是个榜样。不是咨询师一直不停的跟来访者说:你要真实要大方的坦露自己,就可以的。在大部分的学习情境里,如父母对子女、老师对徒弟,身教都是比言传效应更强大的。咨询师的真诚是一个表率,当来访者感受到坐在对面那个人总是那样开放的打开自己、那样真实的面对自己时,他学会了真诚的态度,也学会了如何做到真诚的方法。

 

那么怎样算作真诚呢?心理咨询情境下所谈的真诚,是一种很深层次的真实。怎样做到这样的真诚呢?它不是你时刻提醒自己要真实讲真话就够的,它要求咨询师具备极高的自我觉察能力。咨询师需要对自己每一个时刻的情绪、反应、行为表现高度敏感,即时的觉察到自己每一个细微的念头和行为。比如当你嘴上说:我是接受你的、认可你的,而同时腿却并拢起来胳膊也抱了起来。这是明显的言行不一,你的嘴在说谎。咨询师需要觉察到自己的不一致。好的咨询师不是只盯着来访者的一言一行,他还需要另一只眼对着自己。这只眼不是提防自己出错,而是捕捉自己的“错”,在每次咨询结束后研究自己的“错”。

可以说,自我觉察能力是“真诚”的保障。要做到完全的真诚,除了自我觉察外,还需要勇气——完全的打开自己、面对自己,以及在来访者面前坦诚自己的勇气。自我觉察不是自己暗暗的觉察了就够的,还需要坦陈给来访者(至于哪些自我觉察是该坦陈的,哪些是不该的,在我看来几乎所有的自我觉察都可以告诉给来访者,一旦你开诚布公,你们的咨询就会有出其不意的进步)。对着一个向你求助接受你教导的人坦诚自己,是需要勇气的。你或许可以在来访者面前承认自己的任何想法,但你愿意承认你对他讲的事情感到困惑,甚至你对你们的咨询感到很无力吗,当你的确产生了这些感觉的时候?事实上,他带给你的困惑感或无力感,也是他在生活中常常带给他人的,或者说,他故意的让人感到无力,这恰是他的问题所在。所以你知道你的坦诚,刚好击中了他的这个问题。或者,他带给你打无力感,正是他在有意的刁难你,如此,你一直不去面对你的无力感,不是恰好中了他的埋伏吗?

我有一个来访者,从我们做咨询开始,他就在跟我兜圈子,拼命的逃避,在一种方法被我识破后又会变换另一种方法。我们的咨询几乎是,他架起一个面具,我左端详右端详发现是面具后,戳破,他又架起一面新的面具。况且他因听我的课而熟知我的理论,利用我的理论来逃避我的深入,是用我的盾来抵挡我的矛。后来,在做到第20次左右时,我开始在每次咨询开始后走神,走神到咨询结束,且我竟然一直这样走神走了五次。我当然在第一次走神时就注意到这个问题了,但我当时只是觉得:做咨询的时候不专心,大概因为我觉得我的能力无法与他付我的低额的咨询费成正比,所以工作态度懈怠了,得督促自己提高职业精神。直到第五次,我坦诚说,最近我一直在走神,我不知为什么。我并不知他使用了什么方法让我一直走神,但的确是他故意让我走神的——我走神就不会那么敏锐的觉察到他总是小心包藏起来的问题所在了。于是,这一次坦诚,他的一些问题的真相开始显露,而我呢,走神当然也到此为止了。事后当然也很得意,对于一名心理咨询师,坦诚自己在咨询时走神,也不是那么容易吧!还有一位来访者,在我们的咨询过程中,我常常觉得很着急,甚至连一句话都来不及说完一样,但我俩看起来都不是那种急性子,语速也都不快。当我告诉她我常常觉得很着急后,她过了一小会儿,说自己的确很着急,都已经三个月过去了,为什么自己的问题还没解决。她从一开始就给自己定了一条线:三个月解决问题。这次坦诚对我们的咨询至少带来两方面的助益:它首先促进了治疗关系,其次,她这样的着急,恰与她来咨询的问题有关,所以这次坦诚还使我们深入了她的问题。你瞧,这就是真诚带来的效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