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回延安

(2008-05-07 10:39:32)
标签:

旅游

分类: 往事回放————记忆的河流

    回延安(三)

 

    终于,98年的暑假,“回”了一趟延安。

    火车在前行,车厢里尽同学们的欢歌笑语。我伏在车窗前,对着外面发呆。眼前的景物在变化,关中的风物司空见惯了,没有什么新奇的。不知过了多久,才亲见陕北的黄土。异地异风物,同乡同山水。陕北的地貌和关中大异其趣。

    陕北的土地贫瘠,以丘陵、沟壑为主。放眼望去,很少见到成片的绿,很少见到清澈的水,尽是黄土、皆为丘陵、沟壑。丘陵、沟壑所形成的突兀,对于初见的人而言,是一种视觉上冲击。这种突兀,没有多少点缀,于是便生无限苍凉。

    因为土质原因,肥沃的土壤很难存留,一场雨水下来,原先积累很久、比较有养分的土壤会随着雨水流失。所以,这片土地,不生细粮,只能出产高粱、土豆之内的作物。艰苦的自然环境,并没有压垮生生不息于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相反,正是这种艰苦的生存条件成就了他们的热情、纯朴、善良、与豪放。

    试想想,站在丘陵上,四望无人,面对着沟沟岔岔,面对着羊群、面对这庄稼地,多少是有些凄凉的,没关系,高歌一曲信天游,震得山响,散落在七沟八岔里的乡亲闻声而起,这边隔声未落,那边歌声已起,这是何等的豪壮啊。

    “白羊肚手巾红腰带”的时代已经结束。现在,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会出现这种妆扮。服饰变了,黄土地赋予他们的性情依然在!

    时代的变迁,许多事物都在消失,当我们以一种寻源的目的行动时,找到的,有多少是当时的真实,也许,连历史自己都说不清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