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回延安

(2008-05-07 10:31:50)
标签:

旅游

分类: 往事回放————记忆的河流

    回延安(二)

 

    对于红色年代的诗人,我都不大喜欢,因为诗歌中的情感几近于病态。对于贺敬之,也是同样。但是,他作于1959年的《桂林山水歌》,我倒不是很排斥:

    “云中的神呵,雾中的仙,

    神姿仙态桂林的山!

    情一样深呵,梦一样美,

    如情似梦漓江的水!

    水几重呵,山几重?

    水绕山环桂林城——

    是山城呵,是水城?

    都在青山绿水中——

    ……”

    不过,最早知道贺敬之,倒不是因为这首《桂林山水歌》,而是因为教科书中的《回延安》。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

    双手搂定宝塔山”

    就因为读这,虽然没有去过延安,虽然对延年没有什么感情,但是梦里,还是想回一次延安。

    延安是什么?延安怎么样?延安……?延安……总是想着。

    “白羊肚手巾红腰带”

    “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

    “羊羔羔吃奶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

    “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

    “米酒油馍木炭火,团团围定炕头坐。满窑里围的不透风, 脑畔上还响着脚步声。 老爷爷进门气喘得紧:‘我梦见鸡毛信来——可真见亲人……’ 亲人见了亲人面,双眼的眼泪眼眶里转。”

    “白生生的窗纸红窗花,娃娃们争抢来把手拉。一口口的米酒千万句话,长江大河起浪花。”

    去掉那些口号性的句子,再去读《回延安》,又别是一番滋味。

    作为陕人,虽有关中、陕南、陕北之分,但是,同样的黄土地,给了我们同样的生命气息。那些有似民歌的诗句,饱含深情、饱含淳朴、饱含善良,给人的感觉,不是戴着眼镜、摇着笔杆、弱不经风的书生在抒写,而是“白羊肚手巾红腰带”的老乡、在沟沟壑壑的黄土地上赶着羊群、悠闲地歌唱。这些亲切的话语,这些熟悉的场景,正是黄土地的广袤苍凉所生长出来的粗犷豪放、天真纯良。

    还因为这,很想“回延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回延安
后一篇:回延安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