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诗意中秋》(二)

(2009-10-16 15:26:21)
标签:

团圆

棉袄

胡饼

潮头

殷文圭

海门

文化

分类: 古典情怀系列

古诗2、《八月十五夜》      【唐】 殷文圭

万里/无云//九州,最/团圆///中秋。

满衣/冰彩//不落,遍地/水光//欲流。

华岳/影寒//露掌,海门/风急//潮头。

因君/照我/中心/事,减得/愁人/一夕/愁。

 

今译2

当圆月如明镜一般高悬

长空万里无云

环宇大地雪亮通透之时

那就是最美的夜晚了——中秋团圆夜

 

明月朗照

身上的月色犹如那拂不落的冰花

遍地是水一般流淌的月

华山投下了带着寒意的长影,

铜铸的仙人手掌,高擎着承露盘,

散发着清冷的寒光

 

海门急风卷起的潮头

在月光之下

已是一片雪白

 

月亮啊!今宵是你将我的心事照亮

让我这忧心的人呵

减去了一夜的忧愁

让我的心啊,在这团圆夜

难得能这样如明月般宁静安详


郭霁红:中秋月圆,光耀九州,在唐朝诗人殷文圭的这首诗里,我们读出了月的明亮和通透,感受到了团圆的喜悦。据说,团圆夜品尝月饼,也是从唐朝开始,逐渐成为了中秋节的一个习俗。相传唐太宗年间,大将军李靖征讨突厥得胜,八月十五凯旋而归。当时有西域的商人向唐朝皇帝献饼祝捷。皇帝接过华丽的饼盒,拿出圆饼,笑指空中明月说:“应将胡饼邀蟾蜍。”说完把饼分给群臣一起品尝,从此就有了中秋吃饼食的习俗。后来杨贵妃嫌“胡饼”名字不好听,于是改称月饼。
圆圆的月饼、圆圆的月亮,人因物生情,物因人生象,当天上月未圆时,人们似乎不是那样敏感离散,而只有一年中月最满、最亮时,比照物我,似乎有了充分的理由,更期盼一种完整、天人合一。是啊,高不可攀的月亮尚能圆满,人怎么能不团圆呢?当家人好友终于团聚,这时,人间的团圆因圆月的照耀更显得和谐和珍贵。难怪诗人用中秋月光洗去了心中的惆怅。

 

歌曲2:

《牡丹忧》

   张信哲

雪 冰封了二月的枝头
团圆声此起彼落
她 窝在萧瑟的胡同
凭一件旧棉袄来过冬
她 覆满了皱纹的双手
将我肩上积雪拂走
当 仰望着模糊的轮廓
是我童年里取暖的火
旧棉袄的陈年斑驳
像妈妈的眉头深锁
风霜的岁月经过
熟悉的背影依旧
旧棉袄被寒风刺破
妈妈还是给我笑容
她说再怎么冷用针线补过的痕迹 暖和
她 浓浓的乡音身世中
经过几番灾难风波
泪 总是在我眼前结冻
从容的走过春夏秋冬
旧棉袄的陈年斑驳
像妈妈的眉头深锁
风霜的岁月经过
熟悉的背影依旧
旧棉袄被寒风刺破
妈妈还是给我笑容
她说再怎么冷用针线补过的痕迹 暖和
想念那一场雪在她银色白发上 飘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