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再谈“吕村遗址”是华夏的中原大本营

(2023-05-05 15:40:28)
其一,“吕村遗址”是一个非常特别的上古遗址

“吕村遗址”最重要的特别之处,在于其是“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两种文化的组合遗址。

众所周知,“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都是五千年的顶级规格文化遗址。

这怎么可能?难道两种不同的顶级规格文化遗址,会是在同一时期的同一地点生长出来?

而且明显还是感觉良好的友好相处,甚至后来还是一同离开。

而且“吕村遗址”这里还是三面临海的狭小地域。

应该没有这种可能。

很明显,这应和了华夏是从东北渡渤海到了山东东部,而且是登陆后两个高规格支系靠拢聚合。

这两大家人的亲密相处成就了“吕”字,然后升级为拉近两家的“呂”字,并且还再升级为“侣”,情侣、亲侣、僧侣等等,难以言表的情深意长。

其二,“大汶口文化”的主人是盘古

为什么可以说“大汶口文化”的主人是盘古?

因为,盘古的乳名是叫“允”,这是道教称呼的“公”的上下反写,等到盘古成年订立字号,华夏有意识造字所造的第一个字,其实是给了盘古做了字号,其字形是结绳造字的一个网格,其原字是“爻”,后来整理为“攵”和“反”,最后定型为“文”,陶寺写的是“攵”,良渚的“反山”写成“反”,而“允”字下面加“攵”字就是“夋”,这是盘古的大名,再加上“亻”字旁,应该就是尊称,而可能从开天辟地大渡海开始,就再加上了“氵”,这就是“汶”字的出处,最后到盘古老年是“皴”。

“汶”字可能先是出现在“大汶口”,离“吕村遗址”不远,那里附近还有山东济宁“汶上县”,这时的盘古可能已经离开“吕村”,所以其痕迹是在“大汶口”和“汶上县”。

那时的盘古是在“泰山禅封”之后,可能发现因为“吕村”的地理位置过于偏东,对纳贡来讲极不方便,所以他想往西移动到中原的中位。

不过,盘古移到中位的想法后来并未成功,他徐徐离开山东之后,就开始往南坠落,一直到了现在一般说的“良渚”,从“连山易”开始,盘古的方位就是“艮”,“良渚”是在杭州“艮山门”山脚下附近,原名可能是“艮渚”,“良渚”的“反山”可能是“文山”。

现在我们有“文化”、“讲文明”、“学文字”、“做文章”、“文言文”等的“文”字都是源于盘古,甚至连“成语”也是,因为盘古成年礼是在“成己”举办,“成”也是盘古的名字,所以,“成语”就是盘古的语言。

其三,“龙山文化”深藏的上古史秘密

过去,一般历史研究的人都知道,“尧舜禹”的“舜”的出生地是山东诸城市的“诸冯村”,无论谁都没去细想,这个“诸冯村”是有“舜”亲耕的“历山”的,而一般人从出生到能够亲耕,之间应该至少要有十到十五年的时间,要想达至亲耕,必须在同一个地方困守至少十几年的时间,这在当时是有比较大难度的。

不过,现在发现除了“诸城市”的“诸冯村”,在离“吕村遗址”极近的地方,还有另外的两个“诸冯”,而这三个位置的配合,正好与“吕村遗址”的人后来往鲁西南方向移动相吻合,按顺序先在“吕村”以北的“诸冯”登陆,然后在“吕村”的“诸冯”生活,后来去到诸城市的“诸冯”。

”诸冯“的这一段痕迹,证明了“舜”是属于华夏,证明了“舜”是属于华夏的很高层,证明了“舜”的初始生活空间的地点,所以,“舜”可能是出自于“龙山文化”的族群。

为什么“舜”生在“吕村”就可能是出自于“龙山文化”的族群?

这可以参照一下“陶寺遗址”,其也是“龙山文化”,现在已知,“陶”也就是“佤”,“尧”的母亲家族就是“佤”,“尧”13岁成年被封在河北“唐县”,所以叫“唐尧”,他母亲住在隔壁的“望都县”,所以,“佤”也叫“望”,可见,“尧”确实也是属于“龙山文化”。

“尧舜禹”三人是有很多地方相似的,三家人一直走得很近,很有点“三家村”的味道,“陶寺”出了带有“攵”字的陶片和“连山易”标志,说明其跟“吕村遗址”一样,也是带有盘古的印记。

“常羲”是盘古的嫡妻,其为盘古生养了12个女儿,这12个女性的一些人可能就是“尧舜禹”三家人的母系亲属,而不同的是,黄帝可能是“尧”的父系族属(黄帝可能是封唐尧的人),所以后来黄帝的后代会将华夏的政权传到了“尧”的手里,只不过再后来“尧”又就着三家人相近的住处,转传回到了华夏女性后代的“舜”和“禹”,这可能就是所谓的“禅”,而最终是传到了夏朝。

结语:

这一大段历史的起点是在山东的“吕村遗址”,那里是华夏在中原的原始大本营。


(文/丁丁哥/20230331/完)

参考:

http://blog.sina.com.cn/gzdd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