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逻辑上古史纲——盘古(三)巨儒艮与龙

(2022-05-03 06:36:46)

——我在卫星地图上徜徉,不小心发现了华夏上古史。

(三)巨儒艮与龙

当时东北的日常生活,就是各家该渔的渔,该猎的猎,该畜牧的畜牧,可能很像现在的鄂伦春、赫哲以及爱斯基摩人那样生活,没什么特别的不同之处,东北是中国最大的平原和最大的草原,周围有很多山岭树林,驯鹿是他们最重要的食物,正常的年景好坏变化不大,直到有那么一天,华夏的人类发现并轻易地降伏了黑龙江出海口外超大的海兽“巨儒艮”。

“巨儒艮”是“大海牛”种属的超大版,体量仅次于个别鲸鱼。其可以长到10吨重、10米长,极其温顺,动作缓慢,完全没牙并只在海边的浅海埋头吃海草,根本不知规避人类,且肉味超过牛肉,当时华夏的勇武之人,单人乘海兽皮划艇出海就能降伏“巨儒艮”,而等到捕获归来,他们会很炫耀地站立着将“巨儒艮”拖回岸边。

这场景就是“帝”字的会意呀,因为“帝”字下方“巾”的字形就是“巨儒艮”的身形,其“巾”字的竖道“I”是“巨儒艮”巨型的身子,“冂”的字形是其划水的双鳍,必须是降龙之人,才可能站在其身上回来,所以盘古也叫“帝俊”,“帝”的字形下部的“巾”,可能还是天主“十字架”的出处,另外,繁体的“龍”字也有“立”的字形。

“巨儒艮”的体量实在太大,捕捉一条够很多人吃很久,如果秋天捕捉,可以整齐地切好冷冻起来慢慢吃,中途也有人来买,结果渐渐地成了较大的固定生意,这需要大面额的货币,以便以“1元”直接对应环切的一骨碌大块鱼肉,这正是广州话里面的“1元”=“1碌”,“俸禄”一词就是“侍奉的人以多少碌大鱼肉计酬”,而这时正巧人类已经有能力制作玉器,人类石器社会的细分应该是:其一,用石;其二,打石;其三,磨石,其四,开介玉石。

当时在“贝加尔湖”一带有很多玉石矿山,所以,不管你平常做什么,只要你能介开玉石,并且做成玉璧或玉器,到时候就可以拿到市场交换成鱼肉,这“一介”非常了得,其竟然“介”出了人类社会分工和财经活动之始,而且还“介”出了华夏的玉石时代之始,无怪“币”的字形,很像是“巨儒艮”会意的“巾”被砍头,“币”!

一“介”而得的大型玉璧是“1元”之始,是金融意义的“1元”之始。

这不仅是长跑起点意义的“1元”,更是圆心放射意义的“1元”。

当时的捕猎活动甚至一直去到“鄂霍茨克海”和“库页岛”东部海岸一带,那里的岛上有“波罗河”的出海口,“波”和“罗”是华夏两大血缘,“波罗河”表明华夏都到了那里,“波罗河”也叫“波罗奈河”或“奈河”,如果有桥就是“奈何桥”。

“奈”的字形是“大+示”,这是“最老的祖宗”,也有暗红的血色之意,深秋还在抓紧屠龙的时候,河水冰点较低已经开始结冰,河口到处都是湿滑的冰凌,而海水还没结冰,其带着血污横流,十足地像是极为恐怖和怪诞的鬼怪场景,也很像网上现代西方人批量捕杀鲸鱼造成的血海现场相片。

“巨儒艮”其实就是华夏的“龙”,捕捉“巨儒艮”叫“降龙”,分切“巨儒艮”叫“屠龙”,超大的独脚兽夔皮可以做巨型的大鼓,厚实的夔皮可以做成轻便的大型龙舟,孔子的“儒家”直接取极端温顺的“巨儒艮”的“儒”为名,鲁迅则会赞美“孺子牛”等等。

实际上,“玉”和“玉龙”是华夏的标志物;“玉琮”是捕捉“巨儒艮”用的钝器石锤;“牙璋”是由海象牙长刀发展而来,专门分切“巨儒艮”的长柄端刃刀具;而“玉璧”是买卖“巨儒艮”的标准货币,当然,其它值钱的玉器也行,只不过估价比较麻烦,所有各种玉器构成了华夏特有的玉器时代。

实际上,华夏是普遍地拥有精美和昂贵的玉器,人类五千年文明史的开端,不是农业,不是剥削,不是强抢,而是依托了大自然的特别馈赠,跟现在拥有石油资源相仿。

只不过华夏后来南下,中原并没有“巨儒艮”,而且到1768年“巨儒艮”被白人吃光绝种,所以后来竟没人知道“龙”为何物,所幸现在世界上还有几副“巨儒艮”的遗骸。


总目录

下篇预告:逻辑上古史纲——盘古(四)

逻辑上古史纲——盘古(三)

逻辑上古史纲——盘古(二)

逻辑上古史纲——盘古(一)

逻辑上古史纲——华胥(三)

逻辑上古史纲——华胥(二)

逻辑上古史纲——华胥(一)

逻辑上古史纲——序一


(丁丁哥/20220501/未完)

参考:

http://blog.sina.com.cn/gzdd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