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浅评电视剧《人生之路》高双星的人物形象

(2023-05-09 15:43:31)
标签:

电视剧《人生之路》

高加林

高考落榜

高双星

刘巧玲

分类: 随笔.散文


      浅评电视剧《人生之路》高双星的人物形象

                                     

  电视剧《人生之路》结束了,但是电视剧的情节人物一幕幕却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人生之路》主要展示的是:几个生长在农村的当代年青人面对高考落榜后的人生态度和所走的人生之路。高加林是高考中榜被人顶替,是一个不知情的落榜者,面对重重挫折所走的一条不寻常的人生之路;高双星是个高考落榜后,在村长父亲的罪恶操纵下走进了大学的高考“中榜者”,面对人生坦途走出的是另一种方式的人生之路;刘巧玲高考差五分落榜后,由于生活所逼跌入人生低谷,在痛苦中抗争,走出的是一条令人悲哀痛惜的人生之路。三个年青人所走的不同的人生之路,经历了各自不同的人生挫折,但是三个年青人所走的人生之路都是积极的,向上的,奋发的,努力的。高加林是电视剧的里的一号人物,也是正面人物。他在被人顶替不知情的情况下,顽强拼搏,积极上进,人生之路励志,催人奋进,感人至深。电视剧的主题是鲜明的,那就是赞美高加林面对命运的挫折顽强拼搏的进取精神,谴责高双星父子阴暗卑鄙的罪恶恶勾当和苟且偷生的人生之路。电视剧就这样一幕幕地演下去,人物也跟着情节一场场地走下去。遗憾的是,剧情所表现出来的和所要达到的效果却是背离的。高双星冒名顶替走进大学后,努力克服心理阴影,以“要对得起大学生资格”鞭策自已,加倍努力,品学兼优。毕业后走入社会依然努力向上,积极拼搏,取得了事业和家庭的双丰收。高双星在电视剧《人生之路》的形象是正面的,励志的,就是最后高考真象被揭穿以后仍然坦然面对,重新考取教师资格,从农村乡村教师做起,走向新的人生。

   高双星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不能一下子就予以否定,更不能给予全盘否定,是一个值得我们去探讨的人物,去深思的人物。从高双星身上我们看到了什么?我们应当去思考什么?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高双星走上那样的人生之路?

   高加林和高双星是陕北农村同一村同一姓同一届的高考青年,而且都是勤奋好学能吃苦耐劳的农村娃。两人是志趣相投成绩相当的好同学好朋友。高加林报考的大学,高双星也追随,两人同时报考了同一大学。遗憾的是两人没有被同时录取,高双星落榜了。高双星的父亲是村里的村长,他有一个本家亲戚在县招办做官,两人勾结,罪恶操纵了两个农村娃的命运,高加林中榜的落榜了,高双星落榜的中榜了。中国大,人多,改革开放恢复高考后,不知道此类案子有多少?从制度上看出现这样的事的几率是很低的。高加林难道一点不怀疑自已的成绩,难道就没有想杳询一下高考分数?一查不就一目了然了吗?当然对文学作品,不能完全遵循生活真实,如果这样就没有电视剧了。我们就按照电视剧的剧情走吧,高双星一个落榜顶替别人进入上海某名牌大学的学生。看待这样的学生,除了质疑他的学习能力以外,还有就是怀疑他背负着冒名顶替阴影的心理负担,会不会影响到他性格和学习态度?事实是,没有,一点也没有。高双星在学校不但学习优秀而且还成了学霸,最后毕业被学校留校工作。这不是一般的优秀学生,真真实实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看到这里,你不会相信他是一个没有考上大学的落榜生,也不会想到他是一个欺世盗名的伪君子。这一切都是高双星通过自已不懈努力得来的,而且没有一丝掺假,全凭坚忍不拨的毅力和辛勤汗水换来的。在大学读书期间,高双星的学习和人品羸得了师生的赞许,还羸得了同学的爱情,最终走进了婚姻的殿堂。高双星的人品好,还表现他在经历爱情的过程中。高双星的同学女朋友,陈秀礼,上海本地人,家庭条件优越,陈的母亲嫌高双星土气,家庭条件差,又不会说上海话,总之被无端的刁难。高双星不但能坦然面对,而且心胸宽扩,无限包容,心无旁骛,一心做好学习,一心做好自已。高双星留校工作后,并没有停止对理想的追求,在工作和家庭优越的条件下,报考了研究生,而且顺利地考取了研究生。这是高双星事业上进取得的又一个层次的成就。高双星研究生毕业后,在工作上敢于创新,打开了学校成教工作的新局面,并走上领导岗位,独挡一面负有担当的开展工作。高双星在上海打拼羸得了事业家庭的的双丰收,后来有了女儿,家庭幸福和谐,母慈子孝,过着十分幸福的生活。

   一分为二的说,高双星进入大学后的成功的经历是当今社会难得的励志形象,特别是为现代的青年树立了榜样。电视剧《人生之路》始终没有忘记高双星身上的标签:他是一个冒名顶替的罪犯,是一个欺世盗名的苟且偷生者,是一个阴险狡诈的伪君子。表现出来是,不敢回老家,不愿意见到家乡人。从这一点看,确实表现出高双星存在心理阴影。但是,高双星努力奋斗的过程又很好的消除了心理阴影。

   从法理上讲,高双星在明知自已落榜冒名顶替了同村同班同学高加林进入了大学,这是一种剥夺他人权利,盗取他人名利,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 。在这一犯罪过程中,高双星的父亲和县招办操纵者是主犯,高双星是从犯协犯。我不知道真正的打起官司来,法律应当怎样制裁高双星,冒名顶替剥夺他人权利应判什么罪?但是高双星进入大学以后直到工作后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靠自已的勤奋和努力取得的,是无罪的,而且是励志的,对社会是有榜样力量的。所以说,高双星是一个具有双重意义的人,他的人生有负面意义,也有正面意义。如果法律真要判决,怎样判决,大学生资格能取消,研究生资格能取消吗?高双星在学习和工作上取得突出成就能取消吗?电视剧《人生之路》写到这个情节的时侯,回避了走法律程序。高双星父子主动到有关部门投案自首,最后以行政决定取消了高双星的所有资格和资历,回到最初的农村当农民。以行政代替法律不知是否得当?谁轻谁重?无法衡量。不过,让人思考未必不是一件好事,人们要想,谁对,谁错,对在哪里?错在哪里?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今后如何杜绝,如何完善等等。

   我并不想坦护高双星冒名顶替的犯罪行为,我是想,高双星进入大学后所取的一切成就应当得到承认,或者说,处理问题的时侯应综合地进行考量,一分为二的进行处理,而不是一 切。

我的观点是:真正想要批判的是现行的高考制度存在的种种弊端。高加林是受害者,高双星同样是受害者。以书面分数来完全判定一个人的命运本身就是一种弊端。有人说,目前还没有更好的办法来取代现行的高考制度。是的,目前,确实没有更好的方法来取代高考现行的制度,但是你要承认现行高考制度存在的弊端。比如出错率,我说的出错率是指,完全用书面分数来判定一个人,是不可能全面的,有可能误判,错判。这个误判和错判就是出错率。出错率是多少?百分之几?像高双星这样的,就是出错率中百分之几。少几分,刷下来了,结果,高双星不耻的走进大学后,另一面又巧合地把他真正大学生素质和真正的人才素质显示出来了。这是谁的错?高考制度弊端的错。

   这就是我要想说的高双星也有冤,我要为他打报不平的来由。

   电视剧《人生之路》还有个人物刘巧玲的故事也应证了高考制度存在的缺陷。刘巧玲高考成绩离录取线差五分落榜,由于家庭条件贫穷,想要复读的愿望不能实现,而且被迫嫁给高双星的弟弟高三星。高双星的弟弟高三星完全不同于高双星,是一个乡村里的无赖,不学无术,好吃懒做,暴力成性的家伙。刘巧玲,一个有志有才的青年由此陷入人生痛苦并在痛苦中挣扎。刘巧玲所经历的过程惨不忍睹,在挣脱痛苦过程中付出极其惨重的代价。刘巧玲和高双星都是高考落榜者,有才有志的青年。一个舞弊成就他,一个残酷现实埋没了她,两个人因此走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这说明什么呢?说明现行高考制度的缺陷,完全用分数来判定一个的优劣是要出问题的。高双星和刘巧玲实际上都是高考制度缺陷的受害者。

  我们深思高双星和刘巧玲的遭遇,更要深思如何弥补完善 高考制的存在的缺陷,让更多的有志有才青年不被埋没,充分发掘社会人才,更好的造福社会。

   电视剧《人生之路》是这样安排高双星的人生结局的。刘巧玲为了获取自由,挣脱牢茏,在被逼无奈的情况下,当面揭发了高双星父子勾结权贵冒名顶替高加林进入大学的犯罪事实。最后高双星父子在强大的精神压力下,到相关部门投案自首。高双星回到了陕西农村老家,从乡村教师做起,重新开启新的人生。

   这样惩罚真的合理吗?让一个大学高教做乡村教师,实质是在颠复高考宗旨,把培养的人才变成被埋没的人才,这样做得到唯一好处是,维护了高考制度脸面。

  如何弥补高考制度的不足,看来只是一句空话。因为现在没有人愿意去思考高考制度改进,也没有人愿意去尝试高考新的方式。相反,对现行高考制度却奉为神圣,竭力维护,不得有半点质疑。也许,现实中如何弥补高考制度的不足,不仅是一空话,甚至是一句废话。正因为我有这样的忧虑,才更要呼吁,全社会真的要深思如何弥补和完善高考制度存在不足,如何更好发挥社会人才,更好的造福社会,避免像高双星、刘巧玲这类的人重蹈复辙。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事实证明高双星是人才,那怕他后来成了一个农民,一个最基层的乡村教师,我们相信,他的路会越走越宽,越走越实,越走越好,会为国家和社会做出更大贡献。刘巧玲也会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中寻找到自已的理想人生,为社会发光发热,不愧为当代青年。高加林作为奋斗一代的当代青年的典型,在人生道路上会越走越辉煌。

  高双星,刘巧玲,高加林,从表面上讲都是高考落榜青年,从三人所走出人生之路上讲都是有为青年,励志青年。同时,从另一个角度讲,高考制度并不是衡量一个人特别是一个高考青年唯一标准。

   电视剧《人生之路》给我们的启发和深思是;改进和完善现行的高考制度,尽量避免埋没人才,努力和发掘更多的人才,更好的造福社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