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春节老盐边行

(2023-03-10 17:27:38)
标签:

春节

老盐边行

渔门

永兴

惠民

分类: 随笔.散文




        春节老盐边行


2023年春节是个不寻常的春节,还在节前的半个月我父亲得新冠还在痛苦中煎熬,当时谁都没有春节出游的计划,整个社会茏罩在一片疫情的阴影中。父亲症状不重也不轻,低烧,周身痛,无力,最关键的是吃不下饭。他说,吃饭难受,就象吞木渣一样,而且持续了几天。我知道一个人生病不要紧,关键是要能吃,能吃就没有多大的事,如果不能吃就很麻烦。父亲也知道这个道理,他偶尔表现出悲观,说丧气的话。我说,不想吃也要强行吃,挺过这关就没事了。新冠是个怪病,几天后父亲自已就能吃了。一天早上,他兴奋的告诉我,早上吃了一大碗面。我知道没事了,九十岁的父亲挺过了这一关,算是一个奇迹了,春节一定要和父亲一起出游,让他散散心,把生病期间积压在心头的郁气都抛出去,来年有个好运。

正月初三,我们一家三口和父亲以及父亲的老伴一行五人从盐边县城从发前往北部老盐边,旅游说不上,探亲也没有什么至亲,主要是想看看阔别多年的家乡,看看家乡的湖光山色,感受一下家乡的风土人情,希望能找回一些对家乡的记忆,更主要的能让父亲开开心。


      一,同德小息,逛新华水库。

    我们计划从新县城出发,经攀枝花市区的老路到老盐边,再从环湖路回来。早上,我们走得早,穿过市区到达同德才九点过。车还在公路上行驶,我们就远远的看到公路边一塘碧绿的湖水映照在蓝天白云下,显得十分美丽。我提议,汽车马上就要爬泠水菁梁子了,休息一下,顺便逛下路边的水库。汽车拐下公路进入乡村道路,一直驶到水库的坝堤。水库很大,属中型水库,水很深,湖边的几棵桉树又高又大,特别是桉树的树干成白色,说明桉树很老了。我问了一下一个当地的中年人,桉树什么时侯栽的?他说,他小时侯就看到就是大树了。同德原来属于盐边管,为了支援攀枝花建设,很早就划给攀枝花了。水库叫新华水库,据说五几年修的,后来经过修缮逐渐变大。水库周边都是田,庄稼绿油油的,农舍也很漂亮,独门独院的,户户都像小康之家。我们沿着水库坝堤走了一段,遇到一个中年妇女,我问她,咋个这两天水库的水还这么满?她说,这个水库一年四季都是这样的,主要是这两年山上流下来的水好。我们聊了一会,知道当地农民靠着这个水库得益很大。她说,庄稼好得很,就是靠水库的水,谷子长得特别好,粮食吃不完。她还说,只要你勤快,农村的日子好过。听了她的话,我为农民的生活日益富裕感到高兴。中国的富强关键在农村,只有农民富裕了,中国才算得上真的正的富强。但是中国农村还有很多地方不如同德新华水库周边的农民,就是盐边也还有很多地方贫困,中国走向富强的路还很长。

   我们的汽车在翻泠水菁梁子的半山上,还停下来逛了一处彝族村民新建的梨园。梨园不大,建在山的一面半坡上,山上有一小股山溪水往下流,在梨园的顶端建了一个用竹子做的观景台,风格很别致,是一个小息的好地方。梨园反映出盐边彝族老乡奔向富裕的良好愿望,在泠水菁梁子上,我们还看到很多彝族老乡在贩卖一些彝族特产,如老腊肉呀,干板菜呀。祝愿我们的彝族同胞往后的日子越过越好。

 

         二,渔门印象

 

   从老盐边搬到新县城,一晃已经是二十五个年头了,虽然回过几次老盐边,但是真正回来观光旅游还是第一次。说真的,我们还真的有些兴奋,感觉一路都很好奇,望着窗外即熟悉又新奇的景物,心中有说不出的感慨。翻过泠水菁梁子往下走,果然景致不一般,满山遍野的桑树呀,把整个山川田野染成一片翠绿,连绵几十公里,美不尽收。我没有想到盐边渔门的桑业会有这么大的规模,不愧为桑葚之乡,桑蚕之乡。我当时就在霞想,如果满山遍野的桑树都挂果了,绿的,红的,乌的,再加上桑农劳作于林间的倩影,那是多么美丽的一幅画卷呀。如果有机会,我一定要在桑葚满枝的时侯再来,如果能够亲自采摘,那才是最美的事。

   在桑林里穿梭的感觉正浓,一路又来到了二滩湖边,画面截到另一番湖光山色的秀美画面,渔门镇,二滩湖到了。我的眼光投向那山的远处,水的远处,看到的是美不胜收的尽头。二滩湖把老盐边县城的地形地貌魔术般的变得无影无踪了,而展现在眼前的湖光山色,像无数仙女在仙境天池静卧沐浴,这是盐边人做梦都没有想到的。

   中午,我们在渔门风车坊就餐,正遇上一对彝族青年举办结婚典礼。我们去的时侯,婚宴已经基本结了,服务员正在收拾餐桌,我们以为老板不会接待我们,没想到老板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很快就把菜端上来了。渔门风车坊座落在二滩湖边,以前我在地方电视台见过报道,老板好像是一个东北小伙子,看起了二滩湖的美景来到盐边发展的。风车坊标志性的建筑就是门口那个大风车,让人觉得到了一个童话世界。它的整个建筑掩映在二滩湖的一个湖湾里,像一个待发的船头。我们参观了风车坊,有些建筑别致,模仿船形的多,也有一些似热带建筑,富有明显的浪漫情调。离开的时侯,看到停在停车坪上的小车,很多车身车轮上都沾有黄泥,知道宾客大都来至偏远乡村,风车坊定位主要还是为乡村老乡服务。

   渔门镇是老盐边搬迁后新建的一个集镇,是盐边北部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建筑几乎是全新的,集市和街道全都富有乡村城镇特色,赶街的大都是农民。我们去的时侯是大年初三,街上彩灯到处都是,行人熙熙攘攘,人来人往,热闹非凡,购销两旺。我们沿着渔门岛沿湖走了一截,然后在一个码头座船游览了二滩湖。上船后才知道原来是一只渡船,并非游船。二滩湖形成以后,很多农民出行都要走水路,座渡船。春节游人多,船老板就一并开展游览业务,挣几个算几个。我们一行五人一人十元,沿湖游览了四十分钟。除了饱览美丽的二滩湖风景,我还看到沿湖岸边由于湖水涨落造成的稀泥路给行人出行带来的不便。船老板说,湖水涨落经常都是这样的情况,没办法。后来我才知道正规码头不是这样,有正规的码头梯路,我们乘座的船只正好是野码头的,所以岸边的路时不时会有稀泥。但是二滩湖没有那么多正规的码头,农民出行大都乘座野码头的船,这是目前还没有办法解决的难题。

 

          三,走进永兴

 

离开渔门后,我们就到永兴街上的一个亲戚家去吃烧烤喝油茶,正宗地体验下乡村风味。我们到达的时侯,人家都把火塘的火生起了,先围着烤火,我双手伸向火塘,感到特别温暖,久违了,还是很多很多年以前烤过火了。据说,老盐边的城镇乡村冬天都流行烤火,特别是用来招待远方的来客,古朴原始的风俗又回来了。主人非常热情,专人用猪肉鸡肉和羊肉烧烤,油茶也特别讲究。由于我父亲年过九十不喝酒,所以,除了几个年青人喝点啤酒外,大家都没有喝酒。因此品尝到的烤肉和油茶就特别香浓,我们都吃得特别舒服,父亲还有点过量,但他感觉没事。夜深了,主人送我们到湾塘村民宿住宿,因为春节期间永兴街上的旅馆都住满了。

二滩湖水已经延伸到永兴的湾塘,我们居住的民宿就叫望湖居,是永兴湾塘的一家农民办的,以接待游客和康养为主。临近二滩湖边,出门就能看到二滩湖,所以叫望湖居。我们到了的时侯,主人还是在民宿的外面生了一塘火,供客人取暖吹牛。望着门前尖顶的黄色小洋楼装饰,真的想不到是在永兴湾塘的乡下。进入房间,看到齐全上档次的配置和装修,会以为是在城市的星级宾馆,卫生间的供热设备比很多星级宾馆还要强,让人佩服主人的新潮前卫。乡村民宿环境很静,晚上睡得很好,早起后,我很兴奋到外面望湖,欣赏二滩湖的美色。二滩湖延伸到永兴已经是尾部了,狭长的湖水在群山之间蜿延,又像一条绿色的玉带缠绕在群山之间,湖面飘着溥雾,缓缓升腾移动,像少女美丽的溥纱,隐略遮掩羞涩的脸 ,绿色中的家舍炊烟袅袅,时尔传来鸡呜犬吠。我被眼前美景陶醉了,沉浸在无限的霞想中。

早饭是在湾塘湖边的一个亲戚家吃的。满桌的农家菜,鸡鸭鱼样样齐全,主人表示出特有的热情。饭后,又现到菜地里摘了很多时鲜蔬菜塞在我们车子的后备箱里。意想不到的是,这个亲戚是农民,但并不是湾塘的当地农民,他是租的当地农民的房子,主要经营种地和做很杂的生意,而且还做得不错,生活的有声有色,有滋有味。农村把土地和房屋经营的如此活泛,说明农民获得了极大的自由,农村激发出蓬勃生机,真的要感谢改革开放,一辈了都要感谢改革开放。

我们这次来永兴还有一个愿望,就是想看看永兴的老街子。盐边永兴的老街子算得上是盐边的一个古董,很有一些历史渊源,原名叫喇撒田,民国32年设乡,既“永远兴旺”之意。永兴古镇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留下了很多历史文化遗迹,但是能够寻找得到的屈指可数,永兴街上的老房子便是重要的一处。因此,吃完早饭后我们又折回永兴,专门去老街子看老房子。先从新街子过去,问了几个人,老街子在哪里?结果我们已经到了老街子了,我们这才刻意地注意起来。恕我直言,古镇的老街已没有老街的古老痕迹,原貌没有很好的保留下来,很多被倒土不洋的建筑代替,街面也新,铺上的是水泥,走了好远才看到几家真正的老房子。黄泥巴隔火墙还在,但泥巴掉得很多,木头门板,木头门窗和石头街沿坎,还能依稀看到一点点古老痕迹,文化的内含就更难找到了。

盐边永兴古镇要挖掘发掘历史文化的工作还很多事要做,而且要从头做起。

 

       四,意外收获和意外失望

 

  从永兴出来,我们就驾车往永兴的江西的苍薄开,儿子要去钻江西的青龙洞,当地人又叫干洞子。儿子曾经在童年的时侯钻过一次青龙洞,记得也是春节,同远方来的一位表哥一同去的。我们的车在乡村路上一路慢行,因为有些路段窄,会车时要另外寻找能够通过的会车地方。走到一半时,遇到一辆攀枝花来的,特意请了当地农民做导游,专门来钻青龙洞的游客,正好一路,互相都增强的游兴,兴高彩烈。车子到了江西的苍莆六队,车子也没路了,据说要走一段山路才能到达洞口。父亲高龄,走不了那些陡峭的山路,儿子和那些游客去了,我们陪父亲在苍莆六队的一条小溪边玩耍等他。

   小溪的水清澈透明,大山里流出的水没有污染,水底铺着厚厚的 卵石,石头上挂些青苔和一些很小的石头菌。小溪上有一座很小的人行铁索桥,桥上木板有些都朽了,桥不高,我试着走了一下,没事,安全。另外,在铁索桥头的山脚下,有一处用彩色塑料布遮挡的地方,我们问当地农民,那是什么东西?他们说,那是野温泉。我听说过野温泉,但从来没有见过野温泉。他们说,现在还遮一下,原来热天有些人洗温泉澡,光屁股就洗了。出于好奇,我们来到了山脚下的野温泉。从公路边到野温泉有一段距离基本没有路,踩着很窄的泥坎才能到达。到了一看,才是一个小山洞,洞口是人工用石头砌的一个堡坎,形成了一个水池。温泉水清澈,温度不高,估计冬天洗澡水温偏低,其他季节洗澡还可以。温泉水池容纳一个洗澡宽敞,两个人就会拥挤。我们座在野温泉的洞口石坎上泡脚,温度适中,慢慢地温暖了我们的整个身心。这个野温泉没有开发价值,它就是供当地人消除劳动疲乏的简易场所,用点东西遮一下,不伤大雅。

   在野温泉的下面建了一个露天寻鱼养殖场,有七、八个池子,小规模的,没有人看守。池子里的寻鱼密密麻麻的,伸着尖脑壳浮出水面,活崩乱跳。

我终于明白了大山深处的静谧和山里人的淳朴。

当我们获得意外收获的时侯,儿子和那些游客却从青龙洞里出来了,几乎每个人感到意外的失望。他们说,由于没有带照明电筒,靠手机照明,没法往前走。因此他们只到了溶洞的第一大厅,导游也不敢冒然带路,怕迷路走不出来,只好罢休。另外,他们看到溶洞内的钟乳石遭人为破坏也比较严重,有些好看的,闪光的钟乳石被人盗走,使溶洞内的景观面目全非。失望,让我们没有去的人也感到遗憾。

后来回来后,在城建局工作的妹夫才说,九几年他在江西苍莆住了一个多月,就是为了开发青龙洞进行考察和探寻,最后不知什么原因,项目搁浅。同样和盐边同时考察的米易龙潭溶洞却成功开发,现在成为攀枝花米易的热门景点。

我认为这才是真正的遗憾。

中午我们在山水盐泉度假村吃的中午饭。山水盐泉是盐边旅游局推荐的旅游接待单位,主要以温泉和秀丽山水为特点。山水盐泉离青龙洞很近,如果青龙洞开发成功,那么温泉、溶洞就会形成双翼,成为盐边北部的一处热门景点。

 

        五,神奇惠民

 

在山水盐泉吃了中午饭后,我们就往惠民赶,准备去看雄伟壮丽的四川岩子。

车子进入惠民我首先看到的是,郁郁葱葱的漫山遍野的松树。惠民的松树和松树林长得整齐,挺拨,规矩,有点不像野生松树林那样的狂野。我不知道惠民的松树长得这么秀美是不是有人工因素?还是惠民独有地理植物特征。我原来在盐边县造纸厂工作过,生产用的松香都是在惠民松香厂购的。惠民盛产松香,首先要盛产松树。松树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是惠民一个宝啊。

来到惠民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两个非常有特色的地形地貌,一个民主河坝,第二个就是四川岩子。

盐边整个地理特征都是以山地为主,但惠民却一有块宽阔的河谷平坝,良田沃土,一马平川。我们达到惠民还是大年初四,我们看到惠民民主河坝却是一派繁忙的劳动景象。农民们都在忙着栽种西瓜,平整土地。在一条小路上,我看到一个农民从拖拉机卸下一箱西瓜苗,第一次见到西瓜苗,要不然还以为是南瓜苗呢,长了一回见识。种植 西瓜是一项技术性非常强的农活,从育苗到栽种再到收获,瓜农要付出不知多少心血,据说,还要熬庚守夜,才能产出最优质的西瓜。惠民西瓜闻名遐迩,品质不是一般的好,是我吃过西瓜中最好的西瓜,甜,沙,汁多,爽,不仅身体舒服,而且精神愉悦。谢谢惠民这块神奇的土地,谢谢惠民勤劳的农民。

惠民河坝就在四川岩子下,我们一边欣赏惠民河坝的宽阔又一边赞美四川岩子的雄伟。

四川岩子的美,首先是巍峨雄壮。连绵着四川云南,长达几十公里,最高海拨2800多米。岩子多为悬崖绝壁,岩层清晰,分明,岩层与岩层之间交替生长着绿色植物,层层叠叠,远远望去,仿佛一条条绿色的彩带,而被衬托着的银白色岩层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庄严壮丽。据说,四川岩子上还留有“贺二麻子洞”和“孔明箭”历史遗迹,更增添了它的神秘色彩。

我们的车子进入惠民街后,我们就不断地向当地人打听登山上岩的路,有一个人靠诉我们,从派出所背后的路上山后,不仅可以近距离的欣赏四川岩子,还可以在岩子上眺望渔门镇和二滩湖的风光。可惜我们走错了路,没有登上预定的地方,只是在不同的岩下远远的欣赏了各种雄姿的四川岩子。

由于时间关系,只能对着雄伟壮丽的四川岩子说,再见!下次再来!

 

         六,五一渡槽黑龙谷景区

 

顺着往云南方向的公路行驶不一会儿,远远的看见公路两旁停了很多小车,就知道五一渡槽黑龙谷景区到了。

我先给大家澄清一下,很多没有去过五一渡槽黑龙谷景区的人对景区的误解。没有去过的人都以为去五一渡槽就是去看一个过去的水利工程,不会想到黑龙谷景区。其实五一渡槽就在黑龙谷景区内,五一渡槽只是景区内的标志性建筑。

黑龙谷景区座落在一个幽深的峡谷内,两侧为罗汉山和太公山,谷底是流向惠民的乌木河。

我们的车子到达后,刚下车,我就看到几株奇树。在峡谷的一侧几株黄角树的树根裸露的垂直的盘根节错的伸向泥土,感觉好象没有那些树根的保护,峡谷一侧的谷壁顷刻间就要垮下来似的。其实,这是大自然的鬼工神力,有惊无险而已。

五一渡槽就在景区的门口,横跨两侧的罗汉山和太公山,高26米,长78米,宽2.5米。在五一渡槽的一侧的一根柱子挂着一块渡槽简介的牌子。五一渡槽是一九七二年修建的云川大堰的一工程,是当时人民公社时代的一个产物,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当时无私奉献吃苦耐劳的精神。五一渡槽它不仅是一个水利工程,在黑龙谷景区它确实是一处独特的风景。高大的渡槽伫立在峡谷之间,如彩虹饮水,新月沐浴,为景区增添了炫丽的色彩。

五一渡槽现在都还在使用,渠水不断地输送到农田。我们去的时侯还看到有几个游人登上渡槽观看渠水。

黑龙谷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黑龙潭,一汪碧绿的水,像一粒绿色的宝石镶嵌在峡谷里;接下来便是一帘瀑布挂在峡谷碧上,白练漂绕,飞流直下;再下来就是巨石,巨石还是一个独立的溶洞,人可以钻进巨石里游玩,又从巨石上面的另一个出来。我儿子就去游了这个巨石溶洞。据说,黑龙谷还有大的溶洞,更神秘的景观。黑龙谷的幽静和乌木河的秀美,让人留连忘返。有些游人独自座在谷底钓鱼,享受着那份安静与梦想。来黑龙谷游玩的人很多,四面八方的,包括云南的,旁边的云川酒店住满了客人,我们怀着十分遗憾的心情告别了黑龙谷。

 

                七,犀牛山作证

 

离开黑龙谷,我们准备沿环湖路返回新县城,在渔门我们特别想在宽阔的湖面寻找老盐边县城的踪迹,拾起一些往日的记忆。

汽车在渔门沿环湖路行驶,我眺望着宽阔的湖面却找不到一点老盐边县城的的痕迹。二滩湖的形成改变了原盐边的地形地貌,原来海拨1200米以下的景物都被水淹没,而眼前出现的就是另一种景象:美丽的,陌生的湖光山色。水在山与山之间环绕,或宽或窄,山伫立在水中或高或矮,哪里还找得到过去山水的踪迹。我原来以为从渔门过来,三叉口,农机厂,中学,咋都能看到一点过去的迹象,遗憾的是,看到的,都是从未见到,既神秘又陌生,仿佛人间仙境。这不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是人类,中国人创造的人间奇迹。

终于,我们在环湖路上看到一座浮在湖面的小山,它的山脊像牛背,牛头,牛尾清晰可见。这不是老盐边县城传说中的五牛困塘中的犀牛山吗?犀牛山座落在原来老盐边县城的城郊,三源河边,犀牛的屁股就对着三源河。传说中,盐边县富饶就是因为犀牛屙金屎在三源河在盐边县城。盐边县烈士陵园就建在犀牛山上,牛屁股的三源河边后来建了一个猛冶厂。犀牛屙金屎没有把盐边变富,二滩水电站的建设却把盐边变得富饶美丽。

犀牛山作证,我们终于找到了老盐边县城的旧址,终于找到了我们曾经生活的故里。点点滴滴的回忆浮现在脑海:横跨在三源河上的铁索桥,有一年被风掀翻了桥上木板,人无法行走,父母亲被隔在河的对面回不了县城;后来新修了盐边大桥,车来人行马过,穿流不息;父亲早年在周未的时侯,早上五、六点起床去淘水背面的上背柴;小时,我在三源河边钓过地牯牛,钓过鱼,柱过钢鳅;广场看坝坝电影;还有母校西郊和中学……

我们沿着环湖路继续前行,在太阳快要落山的时侯到达了北部二滩湖唯一的一个观景点。我们停下车,来到观景点,凭栏远望,看到了二滩湖,看到了老盐边最美的景色:夕阳泛着淡黄色的光辉落在远处湖边的山顶上,余辉洒在宽阔的湖面上闪着金光,湖里泛着星星点点的鱼舟,或许正是回港或出港的新型渔民;远处犀牛山依然静卧在湖里,屙金屎的屁股被淹没在水里,但牛头昂扬,表现出今日的神彩;沿环湖公路的一则湖边的层层梯田展现出特有的水乡丰姿。我们对着这秀丽的画卷,拍了很多美照。在回来的路上,我给这些照片取了名,叫犀牛戏水,渔舟晚歌。

二滩湖还很多美丽的景色让人赞叹,如二滩湖的最高山峰马鹿寨山。我们在回家的路上也有幸见到了太阳余辉下的二滩湖最高山峰。山峰耸立云端,金碧辉煌,这就是我们二滩湖的圣山,神山,攀枝化的香格里拉。我们下车,站立在环湖路上欣赏许久许久。

回到新县城的家后已经很晚了,我们依然兴奋,几天后我都沉浸在老盐边的秀色美景和陶醉在神奇的人文美感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