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财经美国人民币投资品储备货币 |
分类: 万科周刊/东亚银行 |
从2008年到2012年,我相信,美元挺过来了。
不错,还会有人主张应该推动人民币成为全球储备货币。从普通人角度看,人民币汇率在全球危机时刻还在有控制地变强,表现可谓出众。根据最新数据,2011年,人民币兑美元累计上涨5%左右。中国央行更在2011年度最后一个交易日通过调低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引导人民币升值。在中国内地询价交易市场,美元在最后交易日尾盘兑人民币6.2940元,为1994年人民币在银行间市场交易以来最低盘中价,低于周四尾盘的人民币6.3192元。当天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设在人民币6.3009元,低于周三创下的前期低点人民币6.3146元,并且大大低于市场预期;该中间价水平相当于人民币较今年年初水平升值5.1%。
然而,遗憾的是,当全球无处安全时,当所有避风港都因人满为患而变得不安全时,有足够池子容纳逃难者的最后栖息地,仍是美元。甚至当美国失去标准普尔AAA信用评级时造成美国信誉危机时,大机构仍在买入美元。数据显示,自从今年8月初美国评级遭下调以来,美元指数已累计上涨逾6%。
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布的《官方外汇储备货币构成》季度报告显示,全球央行第三季度外汇储备规模为10.17万亿美元,高于上半年末时的10.08万亿美元。第三季度期间,全球央行的美元外汇储备为3.36万亿美元,较第二季度增加近2%。第三季度美元资产在外汇储备中的比重较上年同期增加7.5%。随着欧洲债务危机到达顶峰,欧元储备规模也在缩小。报告显示,第三季度期间全球央行的欧元储备降至1.4万亿美元,第二季度为1.45万亿美元。
问题很简单,争执不休的欧盟领导人能否再将其单一货币——欧元挽救一年,已成问题。至少,欧元安然挺过危机继而成为强有力的储备货币的可能性非常小。而很多人(包括我自己)看好的人民币,在北京允许其自由兑换之前,还不用考虑下一步。而自由兑换,是一个风险很难缩小的严峻的考验。
所以,投资者既然在2012年看不任何可以放心托付的全球投资品,为什么不买美元呢?美元或许会面临更糟的局面是欧洲危机与中国经济增速下滑将抑制美国经济复苏,但即使那样,美元也是较优选择。更有意思的是,当去杠杆化如火如荼地进行,当由金融衍生工具繁殖的无数新型投资品长期(如果不是永久)地失去信用,市场会发现,似乎又回到了美元之外别无花园的时代。
最低限度地,在投资者焦虑地等待今年某个时刻市场复苏之际,美元即使是蜡烛,也烧得最慢。他们唯一可做的,是在这根蜡烛燃尽之前,等待布鲁塞尔和北京开始采取有力的新行动的消息。如果选错了蜡烛,他们可能会进入一片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