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财经财政紧缩欧洲央行发达经济体 |
分类: 重点所在/东方早报 |
我想,少有人相信2012年是世界末日。但不少人相信,2012年可能带来世界末日般的惊悚体验。那时,他们不是坐在开着空调的电影院,而是裸露在市场中。
表面上,惊悚可能是欧元区解体。英国《金融时报》在其出版的欧洲央行行长访谈中将行长的话解读为针对欧元区解体发出的警告。之后,欧洲央行行长断然表示,欧元区不会走回头路,关于欧元区解体的猜测不过是病态臆想,完全否定了以上解读。行长先生称,对欧元的实力、欧元的持久生命力以及不可逆转性没有任何怀疑。
我缺少足够资料和信息对媒体的解读和行长的否定进行评价。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欧元区一旦解体会产生无法想像的成本,这是欧元区国家和利益相关者绝对不会坐视的。所以,我不认为这一惊悚片会上演。事实上,欧洲央行已经于12月8日启动重大流动性供应措施,向欧元区银行业注入流动性以防经济衰退。向面临信贷紧缩的欧洲银行业注入无限量流动性,是为防止明年经济放缓或陷入衰退。欧洲央行必须确保融资压力不超过临界点,不引发经济衰退。对欧洲央行来说,最大的危险是2012年欧洲银行业因为融资压力而陷入困境。显然,欧洲央行将竭尽全力避免因为缺少资金而出现信贷紧缩,避免市场围绕银行流动性产生担忧,避免担忧演变成对银行破产的恐慌。
如果欧洲不会演化成一片鬼域,那么骇人画面将是什么?我倾向于UNCTAD(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的观点。UNCTAD刚刚表示,发达经济体政府在时机不成熟的情况下迫不及待地实施财政紧缩计划,可能会把全球经济引入新的衰退。截至目前,这是主要国际经济组织发出的措辞最严厉的警告。
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发达国家实施的扩张性政策曾帮助恢复经济增长,但一年来大部分国家要么中断政策,要么政策方向完全逆转。根据《华尔街日报》报道,UNCTAD称,这些国家希望能够出现所谓“扩张性收缩”,进而提振私营部门信心。即以为通过财政紧缩措施可以维护金融市场信心。UNCTAD对此表示怀疑。该组织分析,欧元区成员国政府债券收益率的差异不是因预算赤字或债务水平的差异而造成的(西班牙的债务水平在经济产值中所占比例低于德国,但融资成本却高于德国)。
UNCTAD认为,收益率之差主要反映了货币风险,而不是政府违约风险。欧元区问题成员国背负的是欧元债务,而欧元并非由这些国家独立发行,况且这些国家也没有可靠的最后贷款人。可见,只有存在大规模经常项目赤字的欧元区成员提高竞争力,同时存在大规模盈余的成员通过扩张性财政政策刺激内需,才能重新拉动欧元区经济。但“扩张性收缩”策略只会导致财政紧缩、金融机构薄弱、家庭财务恶化,并将妨碍私营部门开展投资,影响公共部门创造就业。近期数据预示,2012年许多发达经济体会出现全面衰退。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所有发达经济体政府强化财政紧缩措施,可能引发新一轮全球衰退,甚至有可能演变为萧条。这些经济体的政府似乎完全忘记了上世纪30年代,忘记了当时美国政府尝试收紧财政政策,结果导致1937年和1938年两次衰退和地狱般的大萧条。那势必拖累新兴市场经济体。所以,中国要早作准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