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房产财经首付款比例房价北京 |
分类: 重点所在/东方早报 |
虽然我仍沉浸在对房价泡沫的悲观情绪中,事实证明,北京相当在乎房地产市场的价格变化,因为中央政府采取最严厉房地产紧缩措施的时机比市场预期更早。
坊间吃惊地发现,中国最新的抵押贷款政策变化成为去年以来所有紧缩措施中中最有力的遏制手段。显然,政府希望在泡沫的较早阶段采取果断政策,防止2007年房地产泡沫破灭那样的硬着陆。那一次,北京贻误战机,在太多房地产开发商因2004-2007年大规模扩张而面临现金紧张之际为断然紧缩房地产行业,采取了包括取消房地产开发商贷款、不允许到海外融资等一系列办法。结果,2007年一线城市房屋销量下滑大约40%-50%。
但德意志银行认为,最近北京施行的措施甚至比2007年采取的那些措施更加严厉。比如,国务院指示,地方政府可以采取临时性措施,限制每位投资者在一定时期内的房产购买数量。国务院在通知中解释,房价过高、上涨过快,增加了金融风险和整体经济社会风险。所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必须充分认识房价过快上涨的危害性,认真落实中央确定的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
具体而言,国务院命令,如果对贷款购买第三套及以上住房的居民发放按揭贷款,银行应当大幅度提高其最低首付款比例和贷款利率。国务院还表示,对不能提供1年以上当地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本地居民暂停发放购买住房贷款。中央政府下达通知的目的,是要鼓励地方政府和银行更加严格地控制提供给投机性房产交易的信用贷款,要求政府严格监管开发商的购地和融资,防止炒地行为。北京指令地方政府要对本地开发商进行一次检查,检查处理结果必须在6月底之前上报国务院。
其实,在此之前,中央政府已经将第二套房首付款比例从40%上调至50%,并要求抵押贷款利率不低于基准利率的1.1倍。除此之外,政府还规定面积超过90平方米的首套房首付款比例最少为30%,以前最低比例为20%。数据显示,3月份中国70个大中城市的房价较一年前上涨了11.7%,这是中国于2005年7月开始发布这项数据以来的最大涨幅。
北京意识到,是刚性需求强大的最终消费者、文化变易形成的大量改善型居住需求和投资渠道不畅造成的亢进的投机者需求刺激了本轮房地产交易火爆和价格飞涨,帮助房地产公司2009年业绩强劲增长,合同销售额大幅增加。为了降温,北京也曾在2009年取消了一些相对温和的房地产业收紧措施,但效果甚微。
出人意料的紧缩措施导致在香港上市的内地主要房地产开发商股价下跌幅度一度达5%,尤以在一线城市拥有大量住宅房地产业务的公司受打击最重,只因一线城市的升级和投资需求占其业务的60%以上,而那里的首次购房者也多倾向于购买面积在90平方米以上的房屋。于是,远洋地产一度跌3.4%,富力地产一度跌4.6%。中国海外发展收盘下跌4.8%,至15.50港元,华润置地跌4.2%。
可以预见,北京新的信贷政策将显著影响未来一段时间各地交易量。花旗集团表示,预计首次购房以外的需求将可能下滑25%。随之而来,房地产业,尤其是资金紧张的开发商将面临更多困难。令人头痛的是,如果以上措施仍未能令价格和销量明显下滑,房地产特别消费税及较高的资本利得税将接踵而来。北京真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