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在房地产上大赚一笔的人要注意了,指望美国人或者欧洲人促使人民币汇率政策马上改变的愿望已经落空。
在前不久举行的中美元首会晤中,在刚刚结束的中欧峰会上,欧美政府官员重弹他们的老调,即北京应该放松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帮助实现世界金融体系的“再平衡”,放弃不光荣的出口优势。而北京寸步不让地重申,正是欧美的保护主义壁垒不合理地限制了中国出口,也妨碍了中国出口业在欧美的同行充分释放产业优势。双方交锋的结果是,中欧峰会后发表的3000字宣言中没有特别提到汇率问题。
站在欧洲立场,人民币汇率实际盯住美元的政策意味着它兑欧元不断贬值。欧元兑人民币走强让失业率居高不下的欧洲经济感到心烦,他们担心这种汇率水平会既限制了本国企业的出口竞争力恢复,也限制了中国消费者对进口商品的购买力进一步提高。由于美元表现差,虽然中国2005年中正式让人民币与美元脱钩后,人民币兑美元在3年中升值了20%以上,但并没有解决与欧元的汇率问题,何况本次危机后人民币再度悄悄地盯上了美元。
市场敏感到贸易伙伴对人民币升值的要求,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再次走强。投资机构也相信明年出口持续复苏以及全球商品价格上涨将恢复人民币兑美元逐步攀升的趋势。以上预期正在提高对人民币资产的风险偏好。因中国政府实行的资本控制,限制了境外投资渠道的宽度,中国内地房地产领域通常被视为人民币升值的重点受益者。
当北京维持宽松货币政策,且面临巨大的人民币升值压力,房地产价格和土地价格在两个发动机助推下逆势上涨。于是,中国房地产市场“地王”频现,地方政府土地出让金收入暴涨。10月,中国70大城市住房价格同比增长3.9%,为一年来最快增幅。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最新研究,受到年初新增银行贷款飙升及国内投资组合对冲通货膨胀的希望提振,住房价格可能在2010年保持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2005年汇率改革后,人民币开始升值后,从2006年到2008年上半年中国国内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一直都是紧缩的。这意味着,一方面北京通过干预以保持人民币汇率升值“小步快走”,一方面中国央行采取收紧流动性的对冲策略。虽然收紧的力度不一定够,但确实防止了房地产泡沫突然放大又瞬间破灭。可见,对资产价格泡沫而言,宽松的货币政策和本币升值万不可并行。
宽松政策导致房地产行业吸纳大量银行资金的危险已由日本和美国先后作证。股市的下跌还有反复振荡过程,房地产价格的下跌趋势一旦形成,势如破竹。这正是日本在房地产市场泡沫破灭后陷入长期萧条的重要原因,也是美国可能滑向深渊,成为下一个日本的关键因素。中国要想避开日美下坠的轨迹,必须在宽松货币政策继续推行的时期,暂停启动人民币升值。
北京应该了解,一旦先选择人民币升值,后收紧货币政策,资产价格泡沫崩盘只是时间问题。如果中国经济结构的不平衡状态依然故我,政府在相当长期不能解除对资本项目的控制,人民币迟早面临新一轮升值,北京迟早会收紧流动性。至多两年,中国内地的房地产市场将经历一次大调整。拐点还没到,但已看得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