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错在哪里?

(2008-07-28 14:11:41)
标签:

财经

经济

不动产市场

抵押贷款

贷款证券化

美国

分类: 重点所在/东方早报

向银行借钱买卖房子致富有错么?

 

买房子,当然没错。致富,似乎现在也是允许的。向银行借钱,既有这项个人业务就是鼓励的。那为什么把三件事合成一件,就成了破坏金融,危胁经济的非理性行为了呢?

 

次贷危机暴发至今,美国人的反省就没停过,精神着实可嘉。不过,反省得对不对路,值得再反思。

 

一向,对自由市场的反省,尤以民主党人士为烈,而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之后的种种经济社会问题,又岂能不在大选最终决定战之前狠批一番?

 

马萨诸塞州民主党众议员Barney Frank是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的主席。他认为贷款买房造成金融危机的祸首是抵押贷款证券化。由于房贷被允许转卖,风险扩散到金融系统的其它部分,加剧了市场动荡。康涅狄格州民主党参议员Christopher Dodd是参议院银行委员会的主席。他则认为,楼市溃堤的根源是监管机构对抵押贷款文件的信息披露要求不严。因起草相关文件的律师为尽可能多收取计时律师费,贷款文件长而无当,该准确披露的信息不清不楚,以至监管机构想要收他们骨头时无处下手。

 

几个律师的自私动机究竟多大程度上能搞垮全球最大发达经济体的不动产市场?十分可疑。允许银行分散贷款风险,所以风险就被分散了。抵押贷款证券化目的在此,结果也不意外。还在不久以前,整个金融系统,甚至整个经济都默默地坐在晚宴席前,在安全舒适的大理石、布料、皮革包围中痛饮,现在屋子倒了,安全感消失了,怎么就可以翻脸骂主人呢?

 

令我更感兴趣的是前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货币事务局局长Vincent Reinhart(暂不清楚该前政府经济官员的政治立场)的观点:泡沫和危机的始作俑者实乃一个,即企图通过借贷投资不动产,并以这种方式积累资产、迅速发家的冲动。一言蔽之,发财致富的“美国梦”害了美国穷人,美国穷人又害了大家。

 

确实,对世界各国的多数家庭来说,创造财产性收入的途径可谓绝无仅有,前几年房地产市场欣欣向荣的景象诱惑力很强。在美国,政府激励、金融机构鼓励人们对住宅进行杠杆式投资,抵押贷款还款利息的税收减免政策就是明证。Vincent Reinhart的逻辑是,既然发财路少之又少,当楼市火爆时,许多希望积累财富的人自然聚拢到不动产市场中,中低收入家庭不惜大比例借贷以期分享“繁荣”。一旦泡沫破裂,他们会发现自己已走到崩溃边缘。更糟的是,其他行业还得跟着受苦。

 

可惜,这类归罪于贷款者致富动机和从众心理的真知灼见实不过是穿了马甲的致富有罪推定。既然允许致富,就允许了一切合法的致富想像和致富计划。如果市场机制设计有漏洞,如果利用“世界货币”的铸币权创造的丰沛流动性推高了资产市场泡沫,如果一个通过贷款买房实现了财务自由的榜样被媒体报道或者被众口相传,有任何理由去批评随大流的中低收入家庭扩大房贷比例是不审慎,不理智,甚至要让他们背负导致美国经济衰退的责任么?荒唐。

 

在我看来,所有对房屋增值和家庭收入增长前景预期过高,又忽视了利率可能发生变化的想发财的普通人,其动机的正当程度和行为的理性程度均不亚于一个意图通过加大财政赤字讨好金主、选民的总统和一个寄望于不合理的低利率环境刺激经济增长的美联储主席。

 

真正有错的,是一个自己不断欠债还怂勇国民养成欠债习惯的政府,其建筑在其他国家辛苦劳动、积极出口(且不说为了多出口而自甘本币处于低汇率水平,连带削弱了本国居民消费能力)和拼命储蓄上的快乐消费,当然需要承担那么一点经济和政治的后果。委过于其他国家,委过于治下弱势群体的说辞,令人齿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危险的榜样
后一篇:举重若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