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昨日鸡肋

(2007-06-27 23:58:10)
标签:

财经

评论

股市

分类: 重点所在/东方早报
 

    “我的内心存在可怕的不确定性。”这是1913年5月3日,弗兰茨·卡夫卡写在日记里的一句话。

    授权国务院停征或者减征利息税的议案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了。我相信会通过。听着停征、减征利息税的呼声此起彼伏地响了好几年,今天政府终于下决心,实不得已。

    很多分析认为此举意在调控股市,其实不然。君不见股市上火时,有人辞去全职工作回家炒股,有人冒着失去全职工作的风险上班炒股,说明他们对被喻为“牛”的股市行情的预期,超过了一份全职工作的年收入。如是,即使学新西兰央行加息到8%,也不可能把钱从证券市场拖回来。

    真正触动政府神经的,不是居民储蓄流向股市,而是居民储蓄流出银行;不是高风险的金融资产受到过度追捧,而是低风险的金融资产正在失去起码的吸引力。由于定期存款收益率偏低,通货膨胀把实际利率冻结在零下长达半年,老百姓的购买力受到威胁。一直以来,“不确定”是多数中国人对个人未来收入和生活保障预期的基调,为尽可能降低“不确定”带来的压力,家庭储蓄成为相对安全的资产保存形式。

    并且,在国民总储蓄中,被认为“过高”的居民储蓄仅占不到40%,占近70%的政府和企业储蓄才是主要构成部分,才是银行贷款冲动、企业投资冲动的底气。

    认识到以上两点,本不应南辕北辙,出如利息税之下策,逼储蓄去消费。因为,替“不确定”的将来存下的钱是一分不能少的,利息税只能是压缩了原来用于消费的那部分钱。如此,减少存款利得不仅没有拉动消费,反而抑制了消费。

    对所有的资本利得同时征税,对不同收入来源的人是公平的。如果不能做到,税目开征的先后次序就值得研究。在依靠资本获利的渠道中,是穷人才会首选银行存款。无论如何,存款利息先炒股利得而征税,显失公平。当面临更诱人的选择时,不公平便鼓励人们用钱投票。

    利息税八年没有完成的任务,股市两个月就完成了:今年入春以来,存款随上涨的股指源源流出了银行。但仔细分析,这其中怕少有“利欲熏心”,多是“铤而走险”。越来越多的白头发坐进证券公司,越来越多的下岗待就业人员买来炒股软件,大家都希望在通货膨胀压力加大时,为以后漫长的日子多挣一点。对“不确定”的恐惧战胜了对风险的恐惧,不管称之为赌徒还是海盗,其实都是走投无路的贫穷的食利者。

    事到如今,利息税已是昨日鸡肋,令市场对货币政策脱敏,令加息失效,使处在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与流动性过剩双重挤压下,货币政策被迫入狭窄空间的央行更加困难。为可怕的“不确定”着想,停征也好,减征也罢,更待何时?

 

    (首发上海《东方早报》财经专栏“重点所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