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9期生活周刊)
是人都在炒股票。
“你的股票涨了多少?”已经成为全国性的新问候语。众人拾柴,分不清A股、B股、H股的人赚得多,看得懂K线图的人赚得少;听小道消息的人赚得多,读年报、季报的人赚得少。
炒栗子的时候要放糖。据说是北宋时传下来的。新长发在上海炒了几十年栗子,放糖是关键技术。后进走捷径的铺子,糖炒栗子变成了糖精泡栗子,入口可能吃不出来,后味就不是那么回事儿了。
炒股票的人也需要糖,没有甜头,没人肯冒险。把糖的香甜一层一层炒进栗子肉里,时间上没什么弹性,力气更少花不得,炒栗子的工人必然出很多汗。看到那么多人捏着钞票,排着队买栗子,开铺子的人难免会动起用糖精的脑筋。排队等栗子炒好这点时间,既没处用钱,更没处生钱,资金成本(利息)如此低,栗子也好,股票也好,都显得那么“便宜”。横竖没事,排队扫货好过枕币而眠。毕竟,徐虎也不愿意“当贫困劳模”。
不过,糖精终归不是糖,多吃会发苦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