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别拿不懂艺术的不当人

(2007-05-09 18:40:50)
标签:

艺术

评论

分类: 乱评/每日经济新闻04/新报03
 

    第六届唐山中国陶瓷博览会341号展位上摆了一对“性病瓷瓶”。据各报记者观察,看到的人有几种反应,或是“起鸡皮疙瘩”,或是“脸红”,或是“露出尴尬的微笑”,也有人“好奇地伸出手”。作者解释,“该作品正是希望通过最雅的瓷瓶和最俗的性病结合,产生一种令人难受和遗憾的感觉。”他同时透露,展出后,这对瓷瓶还将作为“立体的预防性病宣传画”捐赠给有关卫生机构。
  我暗自庆幸,没去参加这个盛会,也避免了接受采访,避免了以“性病瓷瓶”为题进行艺术批评
。因为我不懂艺术,怕说错话。说它好,对不起自己(看了肯定难受),对不起父母师长的审美教育(当然,他们也不很懂艺术,至少跟不上艺术发展的形势);说它不好,怕敏感的人问“您别有病吧?”
  因为我不懂艺术,所以也无法从陶瓷艺术史、民族艺术传统、前卫艺术与接受美学的理论高度理
解这件事及这件事引起的争论。我的脑子老是在一些和艺术无关的问题上纠缠不清。
  如,该瓶作者有没有权利在不预先告知的情况下,让人突然地被动地感受“难受和遗憾”?
  如,该博览会组委会有没有权利在不加说明的情况下,让“令人难受和遗憾”的物品进入展览现
场?
  如,一个艺术工作者有没有权利把一种疾病的体征制作成“艺术品”,并以这种疾病命名,在公
开场合展出,供那些完全没有接受预防性病宣传思想准备的人们参观?对身患该病的人群来说,究竟是该为自己的痛苦成为艺术表现的内容而感到荣幸呢,还是该为自己的人格尊严受侮辱而感到愤怒呢?(愤怒人也不怕,谁让你生这个病,生帕金森症恐怕就引不起那位艺术家的创作灵感了。)
  话说回来,常识我懂一点。艺术活动(包括制作、展示)须在法律许可的范围里进行,不能侵犯
法律赋予每个公民的各项人身权利。现实我了解一点。艺术这口饭难吃,几千年了,想吃成名利双收更是难上加难。看看凡高,莫扎特的生平事迹就知道。但不能因为艺术品生产的特殊性,就听任艺术品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加剧;不能因为想惊动别人,就吓着别人。有关策展单位也不能因为东西贴上了“艺术”的标签,就不好意思拒绝。

    一句话,别拿不懂艺术的不当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