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周刊》改版了。
我们放弃了新闻纸,不放弃新闻。我们改了标识,不改初衷。
从1925年开始,《生活周刊》这个媒体品牌始终是一个传统的象征。这个传统有两个来源:其一是上世纪二十年代,邹韬奋先生在上海复兴路接办《生活》杂志后奉行的民主进步思想和服务大众精神;其二是上世纪八十年代,青年报人恢复出版《生活周刊》时追求的“为读者提供有思想的每周新闻”。
今天,我们这些“啃老”的人,要成为新的源头。
我们相信,上海需要有内涵的时尚。这是《生活周刊》在本城出版、发行全国的第1151期。如果时间有意义,那么我们对上海的理解、热爱就最深沉。灯红酒绿不是上海,穷奢极侈不是上海,浮华背后,喧嚣之下,上海人用眼光思考,脚踏实地地生活着,这是这个城市蓬勃向上的真正动力。
我们相信,对人的关怀是时尚。新《生活周刊》以人为主题:“人。事”,讲人的故事,讲故事里的人。“价。钱”,观察价格涨落,热钱流向,利益赢亏,人情冷暖。“潮。流”,呈现流行中的创意,创意着的人。
我们相信,阅读永远时尚。因为,没有一种媒介比文字更接近人,接近真实。的确,有很多画报悬挂在你面前,有太多免费的印刷品塞到你手中,但你仍然可以选择买一份《生活周刊》,坐下来读。
说到底,你的生活,你自己选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