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全网传媒
全网传媒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33,891
  • 关注人气:1,08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美国的育儿科学love &logic系列(五):不要买孩子的乖

(2007-10-18 11:53:04)
标签:

我记录

财富人生

教育杂谈

美国

育儿科学

爱与逻辑

love

&

logic

吉姆·

jim

fay

分类: 亲子教育
 

美国的育儿科学love &logic系列(五):

不要买孩子的乖

 

 美国的育儿科学love <wbr>&logic系列(五):不要买孩子的乖

(文原创,图片来自网络)

 

    这是来自“爱与逻辑”(Love & Logic)创始人之一吉姆· 菲(Jim Fay)的短信,“不要买孩子的乖” (Don't Pay Kids to Be Good),看后才后悔不迭,才知道不知不觉中我已犯了很多错,包括今天早上以为给儿子的奖励。

 

       先让我们来看看这封短信吧,相信你也跟我有同感——

 

 “你能相信吗?”七岁凯拉的妈妈向朋友叫苦道,“我必须带她跟我一起做清洁工作,她去搞所有她不允许去碰的东西,简直把我弄得焦头烂额。我只好付钱给她让她乖,否则她就把我逼疯了。这个办法管用了一阵,但是现在一点儿不管用了。昨天,她居然告诉我说我没有付够她的钱!”

 

  妈妈以付钱或贿赂她的孩子的方式让孩子乖的错误是所有父母所犯错误中最大的的错误了。如果她继续这样做,不久她就会尝到“勒索膨胀”( "extortion inflation.")了。当凯拉成为一个少年,将没有一个钱的数额是能买到她的规矩行为的。

 

  多少次,你在商店里会听见这样的对话——“现在,如果你乖,我会给你买东西”?每当听见这样的对话,我止不住幻想摇醒家长,或至少大喊一句,“巨大的错误!”

 

  最近,我看见两个小男孩一边跟着父亲进商店一边说着“爸爸,如果我们在商店里表现好,我们会得到什么?”

 

  他的回答是“一个快乐的家,那就是你们将得到的!”

 

  现在终于有了一个我喜欢的爸爸了!

 

  另外,凯拉的妈妈需要听听我们的CD“爱与逻辑的魔力——当孩子榨干你的精力时”,其中特别的技巧会对凯拉管用。

 

  谢谢阅读!

吉姆·

 

   昨天早上当了一会恶妈妈,因为儿子总是拖沓(要检讨的是他承袭了太多我的血液,所以尽量以身作则),一直想训练他的时间观,于是跟他讲,早上若7:30之前我可以开车送他,超过时间就自己走去。因为再有一年他就要上六年级,到时候就要坐校车,校车是会准时到一个地方接学生,不守时的学生就会错过校车,一直担心他会是错过校车的人,所以这学期就在让他习惯。很高兴看到开学前三周,因为他做校内安全执勤,需要7:25分到校,他坚持做下来了,不过最近早上起床又成问题,或起来之后磨磨蹭蹭,软硬兼施,用尽各种办法,也是此一时彼一时。所以索性横下心来制定这一规矩,其实心里一直在“期待”他有天受到惩罚,好让他在“后果中学习”(learn from the consequence),这是“爱与逻辑”的主要原则。昨天终于被他倒霉地撞上了,其实就过了一分钟,他以为我会改变主意,就恳求哀求加嚎哭,我就是铁了心,最后,他见无望,最终自己走去了,当然是迟到了。晚上,老公还说我好狠心。其实我的心很痛,在大雾后面一直瞧瞧跟着他,我知道当时他一定恨死这个妈妈了,放学后,我去接他,顺便跟老师交换意见,这个学校的老师都知道这个原则,所以很理解和赞同我的做法,有些学生若来不及吃早饭或换睡衣的,就让他们饿肚子去学校或穿着睡衣去上学,老师一看自会明白。后来也给儿子讲妈妈之所以狠心的原因,不是不爱,而是更爱,希望他从此吸取教训,学会守时。

 

  然后就是等待他今天的反应,果然今天动作快多了,准时,确切说是提早一分钟出门,我表扬了他,然后心里一直在斗争是否应该奖励他,终于,在送他到校之后,我说了要奖励他了,他像获得意外惊喜一样开心,之后,去到操场继续我的倒走,一边倒走中,一边还在想我这样做是否得当。那时也有些后悔我的欠考虑了,在这里守时是需要的,提早也未必是礼貌,我这样奖励他,是否会让他造成越早越好的错觉呢?我是不是在矫枉过正?回家,就看见这封短信,一看标题,Don't Pay Kids to Be Good我知道刚刚犯下一个大错,难怪有时儿子会跟我讨价还价,那就已经是“勒索膨胀”了,说起来仿佛有些危言耸听,但是人的欲望是无限的,哪怕一个孩子,物质的奖励真的应该慎用。如果,如果我早一点儿来检查信,就不会犯这个错了。

 

  但是现在,我又应该怎样来挽回这些无知中犯下的错呢?教育真是一个无底洞,我这黔驴常感技穷,常常觉得跟儿子在做心智的角逐,塑造一个人真的比什么都难,尤其在你糊涂又清醒之间时。

 

  很佩服那位说奖励孩子一个“快乐之家”的父亲,是啊,没有什么比这个奖励更重的奖品了!快乐“膨胀”多少都不为多,而物质的欲望却会让人看不到尽头。把快乐而不是物质和金钱做奖品给孩子的同时,也让孩子明白了有些快乐是物质和金钱都换不来的无价之宝,这才是你给孩子最大的财富。

 

  很高兴刚刚跟老公一起探讨了这个问题,我们一致同意尝试从今起,也学会奖励孩子更多的快乐而不仅仅是金钱或物质。这些快乐也许是跟孩子一起游戏或看电影讲故事,或是一起讨论一个孩子感兴趣的话题,甚至一起做和分享一道美味的菜。快乐无所不在,只要你愿意付出给孩子。

 

后记:

 

  今天早上,儿子又提前一分钟出门了,暗自为他高兴,习惯成自然,但愿他慢慢就这样养成习惯。今天也一直在想怎样纠正我昨天造成的错误,于是,在送他去学校的路上,我一边表扬他今天的准时,一边在引导他,我说,要给他讲个故事,于是把那个聪明父亲的故事讲给他听,讲到奖励什么的时候,我故意要他猜猜,待他知道那位父亲的回答后,也笑了,说他是个好爸爸。

 

“如果奖品是快乐家庭和一件东西或钱,你愿意选择什么呢?”

 

“快乐家庭!”儿子脱口而出,“看嘛,我说要你们陪我耍我发明的游戏嘛!”儿子理解的快乐家庭就是能陪他一起玩儿,他喜欢自己发明些游戏让我们玩,或让我们陪他舞枪弄剑什么的,有时忙或挺累,就总是敷衍他。今天问他自己选择什么奖励,他说,陪他玩就行,我答应了。

                                          2007年10月18日9:38分

 

 美国的育儿科学love <wbr>&logic系列(五):不要买孩子的乖

 

                                            2007年10月17日19:10分

 

 

Don't Pay Kids to Be Good

"Can you believe it?" seven-year-old Kayla's mom moaned to her friend. "I have to take her with me to my cleaning job. She drives me nuts getting into everything she's not supposed to touch. I have to pay her to be good or she drives me crazy. It worked for a while, but now that's not even working. Yesterday she told me that I wasn't paying her enough!"

Mom's mistake of paying or bribing her child to be good ranks close to the top of mistakes parents make. If she keeps this up she will soon suffer from "extortion inflation." By the time Kayla becomes a teen, no amount of money will buy good behavior.

How many times have you heard parents in the store saying, "Now if you're good, I'll let you buy a treat"? Every time I hear this I have fantasies of shaking the parent, or at least yelling, "BIG MISTAKE!"

Recently I watched two young boys following their dad into the store as they were saying, "Daddy, what do we get if we're good in the store today?"

His answer was, "A happy family. That's what you get!"

Now there's a dad I like!

By the way, Kayla's mom needs to listen to our CD, Love and Logic Magic When Kids Drain Your Energy. The technique specified there would work on Kayla.

Thanks for reading.

Jim Fay


相关文章:

Love & Logic系列(一)《美国盛行的育儿科学——Love & Logic》

http://blog.sina.com.cn/u/4ac1fb6d010007qt

 

Love & Logic系列(二):Love & Logic的简单原则》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c1fb6d01000atx.html

 

LOVE & Logic系列(三):不再说“不”》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c1fb6d01000aze.html

 

《美国的育儿科学love &logic系列(四):同伴压力》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c1fb6d01000b3f.html
欢迎进入: 

 

美国的育儿科学love <wbr>&logic系列(五):不要买孩子的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