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911那天,也许注定是个灾难与重建的日子,一个忽然的念头,我投胎进一笛秋云外,一笛秋云外,本来好端端地躺在卢祖皋的宋词里自清远着,被我这么一叫醒,仿佛也获得了生命,我幻化成一笛秋云外,阳光下自由地呼吸,一笛秋云外到底是谁呢,我又是谁呢?珍爱这一个神奇的生命和这片澄澈的天空,今天忽然想把博友们笔下的一笛秋云外搬出来,晒晒太阳,不想独享——
579一笛秋云外(下平八庚韵)
爽节天高籁韵清,落梅折柳似龙鸣。
萧然一笛秋云外,当是青溪三弄声。
唐虞世南《秋赋》:“观四时之代序,对三秋之爽节。既净而天高,潦将收而水洁。”宋吴淑《事类赋"笛》:“传之乐府,有《折柳》兮《落梅》。”汉马融《长笛赋》:“近世双笛从羌起,羌人伐竹未及已。龙鸣水中不见已,截竹吹之声相似。”宋陆游《病退颇思远游信笔有作》诗:“风生江浦千帆晓,月落山城一笛秋。”《晋书"桓伊传》:“善音乐,尽一时之妙,为江左第一。有蔡邕柯亭笛,常自吹之。王徽之赴召京师,泊舟青溪侧。素不与徽之相识。伊于岸上过,船中客称伊小字曰:‘此桓野王也。’徽之便令人谓伊曰:‘闻君善吹笛,试为我一奏。’伊是时已贵显,素闻徽之名,便下车,踞胡床,为作三调弄毕,便上车去,客主不交一言。”
很感激博陵一鹤老师引经据典的七言诗,反复读来觉得是前世的诗,可惜一笛不善弄笛,只能弄出点文字的声响来了。
我这妖妹妹可是一个大才女,赠我这首中秋诗的时候,正值一个砖头与白玉共舞的非常时期,所以尤其觉得这份情很重,跟我另一个好兄弟“陶你喜欢”赠的“一辈子珍惜的月饼”一样珍贵。“秋姐姐这厢谢过了。陶你喜欢的一辈子的月饼姐姐还未品完,这厢喜闻妖MM古诗又至,真是“古诗伴秋云,月饼共长天”(姐姐的斧头够烂的了)”。
Jessica,舞着她的圆舞曲,永远是我“敬畏生命的朋友”,是修炼很美的女子。我们总能在文字的星空里互动心里最暖最软的一角。
这是出自“风雨同行博客圈”圈主“谁知山高月小”的博友名诗中的一首,上次我心血来潮一气呵成72个博友的诗,都觉不易,圈主要写出圈中将近5000人的博客名,更是工程量浩大。也许跟“玉”有缘,连我自己笔下的也是——
一笛秋云外
是
漂洋过海 还玉版着
的夜心
——《被点名了,用诗一网打尽》
我写《被点名了,用诗一网打尽》,被朋友称做神来之笔,我也不谦虚,因为的确是睡不着,索性一气呵成,天衣无缝本自天成,但纽约浪人这篇写于万里高空上的〈漂浮的梦〉更是神奇了,所以被我称做“天外飞来的神物”——
“很惭愧,靠前的一笛秋云外现在才看到,12月12日,在我生命里本就是个神奇的日子,还是比不了这个“漂浮的梦”来得神奇,本来嘛,就是纽约浪人的天外飞来的神物啊,上次一笛用诗串起72个博友已觉不易,浪人能一气呵成178,真是难得啊!”这是我迟到的评语,但不管怎么是回家了——
“飘在美国”是我珍爱的圈子,当初一头钻进这个圈子也是冲着这个“飘”来的,是呀,曾经无根的飘了许久,忽然发现文字可以让自己行走得有了底气,文字让我们这群漂泊的人同根相连,所以纽约浪人一开篇就击在我心上,纵然我迟到——
回家了——
不管一笛秋云外是谁,她都带我回家了。
2007年2月10日0:53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