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下经 解卦第四十

(2011-10-29 18:55:28)
标签:

杂谈

分类: 学习与思考

下经 <wbr>解卦第四十

下经 解卦第四十 1
 书香屋 更新时间:2009-7-11 12:47:25 本章字数:2155

   【原文】解:利西南,无所往,其来复吉。有攸往,夙吉。
  《彖》曰:解,险以动,动而免乎险,解。解,“利西南”,往得众也。“其来复吉”,乃得中也。“有攸往,夙吉”,往有功也。天地解而雷雨作,雷雨作而百果草木皆甲坼,解之时大矣哉!
  《象》曰:雷雨作,解。君子以赦过宥罪。
  【译文】《解卦》:有利于向西南方向行进,但如果大难已解,就要返回去正纲纪,明法度,光复大业则能吉祥如意。应该有所行动,因为早点行动就能获得吉祥。
  《彖传》说:《解卦》的下卦为坎、上卦为震,遇到危险而能有所行动,就会脱离困境,所以把它叫做《解卦》。卦辞说:“有利于向西南方向行进”,是因为西南代表众人,如往西南方向前进就能得到群众的支持。“返回去吉祥如意”,是因为这样做坚守了中正,“早行才能获得吉祥”,这表明只要有所行动,就一定会建功立业的,天与地一旦得到交融和解,就好像春雷震荡,甘霖润泽,就会使天下所有的果木花草突破种子的外壳而绽露出勃勃生机。《解卦》的实用意义是多么大呀!
  《象传》说:《解卦》的卦象是坎在下、震在上,坎为水、震为雷。这就好比春雷阵阵,春雨潇潇,万物生长,所以把它叫做《解卦》。因此,君子也应该宽恕别人,减轻处罚,使他们得到教育,重获新生。
  【启示】《解卦》告诉我们,要解除大难,就要诚信待人以获得群众的支持,就要坚守中正。尤其是,一个人不要在大难解除后,就认为万事大吉,因为新的任务又出现在他的面前。
  【原文】初六:无咎

  《象》曰:刚柔之际,亦无咎也。
  【译文】初六:没有什么灾祸。
  《象传》说:处在刚柔相济、相辅相成的位置,就好像君臣、夫妻同舟共济,不会有什么灾祸。
  【启示】即使处于危险的境地,但如果能刚柔相济,也不会有什么灾祸。
  【原文】九二:田获三狐,得黄矢。贞吉。

  《象》曰:九二“贞吉”,得中道也。
  【译文】九二:狩猎获得了三只狐狸,而且得到了赏识——黄色的箭。去占卜得到吉祥的预兆
  《象传》说:《解卦》的九二爻之所以“去占卜得到吉祥的预兆”,是因为它能够遵循中正之道。
  【启示】这一爻告诉我们,要在险境中有大的收获,必须坚守正道。
  【原文】六三:负且乘,致寇至。贞吝。

  《象》曰:“负且乘”,亦可丑也,“自我致戎”,又谁咎也?
  【译文】六三:背着一个东西坐在华丽的大车上,招来强盗抢劫。去占卜得灾祸的卦象。
  《象传》说:“背着一个东西坐在华丽的大车上必然引来横祸”,这样的行为简直是太可笑了。“由于自己的原因而招致盗寇”,这又能怪谁呢?
  【启示】这一爻告诉我们,不要求虚位。
  【原文】九四:解而拇,朋至斯孚。

  《象》曰:“解而拇”,未当位也。
  【译文】九四:脚的大拇趾得到解脱就去赴约,朋友也来了,这表明双方都初步有了诚信。
  《象传》说:脚的大拇趾得到解脱就去赴约,说明解开的部位不当。

  【启示】这一爻暗示我们,如从局部解决问题,只能延迟灾祸发生,起到缓解的作用。
  【原文】六五:君子维有解,吉,有孚于小人

  《象》曰:君子有解,小人退也。
  【译文】六五:束缚君子的绳索全部得到解脱,吉祥。这是因为君子首先对小人有诚信。
  《象传》说:束缚君子的绳索全部得到解脱,小人就会被君子的诚信所感动,自动退出。
  【启示】这一爻告诉我们,要得到别人的信任,首先自己要光明磊落,诚信待人。
  【原文】上六: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获之,无不利。

  《象》曰:“公用射隼”,以解悖也。
  【译文】上六:王公用箭射中了一只站在高高的城墙上的鹰,并且抓到它,没有什么不吉利的。
  《象传》说:“王公用箭射中了一只站在高高的城墙上的鹰”,解除了祸乱。
  【启示】这一爻告诉我们,大难之后,更要戒备。
  【疑难解析】无咎
  “无咎”是解卦初六的爻辞。为什么一开始就说“没什么灾祸”呢?
  初六是阴爻阳位,在这一卦的最下方。就好比一个人已经接近险地了,面对强大的敌人,他故意站在一个不显著的地方,而且表现得十分柔顺,这样做是没有什么过失的。这是因为:
  一、他站在一个不显著的地方,引起对方的注意的可能性比较小,他可以暗中积蓄力量,等待良机。
  二、柔顺使他做事谨慎,不贸然行动。这样就不会轻易陷入危险中。
  三、如对方发现了他,由于他表现得十分柔顺,对方会认为他是弱者,即使他有一肚子坏水,也成不了大器。因此,对方就会轻视他,忽略他的存在,对他的发展一点也不构成威胁。

 

 

 下经 解卦第四十 2
 书香屋 更新时间:2009-7-11 12:47:26 本章字数:1873

   【事例一】
  “君子维有解,吉,有孚于小人”暗示我们,用宽容之心去对待同行。胡雪岩深知这个道理,率先诚信待人。结果感动了对方,清除了阻碍,达到“双赢”。
  不抢人之美
  胡雪岩的商德之所以为人称道,有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能用宽容之心去对待同行,把同行的事情看得高于眼前利益,在面对你死我活的激烈竞争时,做到了一般商人难以做到的:不抢同行的饭碗。
  胡雪岩开阜康钱庄时,为了消除信和钱庄的疑虑,他声明自己将不会挤占信和钱庄的生意,而是另辟门路,浙江海运局的钱款往来仍由信和钱庄经营。这样,信和钱庄不是多了一个对手,而是多了一个伙伴,自然疑虑顿消,转而真心实意支持阜康钱庄。在胡雪岩以后的经商生涯中,信和给了他很大的帮助,这还要归功于他当初没有抢信和生意的那份情谊。
  甚至对利润极丰的军火生意,胡雪岩也注意宁可抛掉银子,也不得罪同行。军火生意利润不薄,但风险也特别大,要想吃这碗饭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胡雪岩凭借已有的商业基础,依靠在漕帮的势力,很快在军火上做了几笔大生意,成为一个有头面的人物。
  一次,胡雪岩听到消息,外商又运进了一批先进的军火,他知道这是一笔好生意,做成一定能赚钱。他立即联系外商,凭借他老到的经验,高明的手腕,以及他在军火界的信誉和声望,胡雪岩很快就把这批军火生意做成。
  正当春风得意之时,他听商界的朋友说,有人指责他不仁道。原来外商已经把这批军火以低于胡雪岩的价格,拟定卖给另一位同行,只是在那位同行还没有付款取货时,又被胡雪岩以较高的价格买走,使那位同行丧失了赚钱的机会。
  胡雪岩听说后,对自己贸然行事感到惭愧。他立即找来那位同行,商量如何处理这件事。那位同行知道胡雪岩的影响,害怕他在以后的生意中与自己为难,只好推说这笔生意既然让胡老板做成了就算了,只希望以后留碗饭给他们吃。
  事情似乎就轻易地解决了,但胡雪岩不然,他主动要求那位同行同样以外商的价格把这批军火卖给他。这样,那位同行就挣了差价,而不需出钱,更不用担风险。事情一谈妥,胡雪岩马上把差价补给那位同行,那位同行甚为佩服胡雪岩的商业道德。
  如此协商一举三得:胡雪岩照样做成了这笔买卖;也没有得罪那位同行;更博得了那位同行衷心的好感,在同业中声誉更高。这种通达的手腕日益巩固着他在商界的地位,成为他在商界纵横驰骋的法宝。
  【事例二】
  “君子维有解,吉,有孚于小人”暗示我们,要想清除因矛盾而产生的险阻,首先自己要心X宽广,诚信待人。张英X襟宽广,劝母亲退一步,结果感动了邻居,主动向他们道歉,避免了一场因干戈而带来的灾难。
  张英X襟宽广写诗化干戈
  清代中期,当朝宰相张英是安徽桐城人。他素来注重修身养性,颇得他人的喜欢和尊重。同时他也非常孝敬父母,在朝廷任官时,把母亲安顿在家乡,并经常回家探望。张老夫人的邻居是一位姓叶的侍郎。张英在一次回家看望母亲时,觉得家中的房子呈现破败之象,就命令下人起屋造房,整修一番。安排好一切后,他又回到了京城。
  很巧的是,侍郎家也正打算扩建房屋,并想占用两家中间的一块地方。张家也想利用那块地方做回廊。于是,两家发生了争执。张家开始挖地基时,叶家就派人在后面用土填上;叶家打算动工,拿尺子去量那块地,张家就一轰而上把工具夺走。两家争吵过多次,有几次险些动武,双方都不肯让步。
  张老夫人一怒之下,便命人给张英写信,希望他马上回家处理这件事情。张英看罢来信,不急不躁,抖起如椽大笔写下一首短诗:“千里家书只为墙,再让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封好后派人迅速送回。
  张老夫人满以为儿子会回来为自家争夺那块地皮,没想到左等右等只盼回了一封回书。张母看完信后,顿时恍然大悟,明白了儿子的意思。为了三尺地既伤了两家的和气又气坏了自己的身体,更何况,如真大动干戈,对双方来说,都是灾难,这样太不值得了。老夫人想明白了,立即主动把墙退后三尺。邻居见状,深感惭愧,也把墙让后三尺,并且登门道歉。这样一来,以前两家争夺的三尺地反而形成了一条六尺宽的巷子。
  当地人纷纷传颂这件事情,引为美谈,并且给这条巷子取了一个特别的名字——六尺巷。有人还据此作了一首打油诗:“争一争,行不通;让一让,六尺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