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冬去春来
冬去春来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9,560
  • 关注人气:2,81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道德经》总结二(完)

(2011-09-03 16:33:46)
标签:

杂谈

分类: 学习与思考

24、国家将兴,必有帧祥(2);国家将亡,必有妖孽,祸福将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

译:国家将要兴旺,必然有吉祥的征兆;国家将要衰亡,必然有不祥的反常现象。祸福将要来临时,是福可以预先知道,是祸也可以预先知道。

25、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⑩。域中⑾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译:所以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宇宙间有四大,而人居其中之一。

26、轻则失根⑧,躁则失君。

译:轻率就会失去根本;急躁就会丧失主导。

28、知其雄①,守其雌②,知其荣⑧,守其辱⑨,

译:深知什么是雄强,却安守雌柔的地位,深知什么是荣耀,却安守卑辱的地位

30、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

译:军队所到的地方,荆棘横生,大战之后,一定会出现荒年

31、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

译:兵器这个不祥的东西,不是君子所使用的东西,万不得已而使用它,吉庆的事情以左边为上,凶丧的事情以右方为上,偏将军居于左边,上将军居于右边

3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译:能了解、认识别人叫做智慧,能认识、了解自己才算聪明。能战胜别人是有力的,能克制自己的弱点才算刚强。

34、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译:正因为他不自以为伟大,所以才能成就它的伟大、完成它的伟大。

36、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译:国家的刑法政教不可以向人炫耀,不能轻易用来吓唬人。

40、国家的刑法政教不可以向人炫耀,不能轻易用来吓唬人

译:天下的万物产生于看得见的有形质,有形质又产生于不可见的无形质。

41、大方无隅⑥;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译:最洁白的东西,反而含有污垢;最方正的东西,反而没有棱角;最大的声响,反而听来无声无息;最大的形象,反而没有形状

44、故知足不辱⑤,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译:所以说,懂得满足,就不会受到屈辱;懂得适可而止,就不会遇见危险;这样才可以保持住长久的平安。

45、大成①若缺,静胜躁,寒胜热⑤。清静为天下正⑥。

译:最完满的东西,好似有残缺一样,清静克服扰动,赛冷克服暑热。清静无为才能统治天下

48、为学日益①,为道日损②,取④天下常以无事⑤;及其有事⑥,不足以取天下。

译:求学的人,其情欲文饰一天比一天增加;求道的人,其情欲文饰则一天比一天减少,治理国家的人,要经常以不骚扰人民为治国之本,如果经常以繁苛之政扰害民众,那就不配治理国家了。

50、出生入死①,生之徒②,十有三③;死之徒④,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⑤,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

译:人始出于世而生,最终入于地而死。属于长寿的人有十分之三;属于短命而亡的人有十分之三;人本来可以活得长久些,却自己走向死亡之路,也占十分之三。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奉养太过度了。

51、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译:生长万物而不居为己有,抚育万物而不自恃有功,导引万物而不主宰,这就是奥妙玄远的德。

52、既得其母,以知其子③;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

译:如果知道根源,就能认识万物,如果认识了万事万物,又把握着万物的根本,那么终身都不会有危险

56、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译:聪明的智者不多说话,而到处说长论短的人就不是聪明的智者。

57、以正①治国,以奇②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译:以无为、清静之道去治理国家,以奇巧、诡秘的办法去用兵,以下扰害人民而治理天下

58、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译:灾祸啊,幸福依傍在它的里面;幸福啊,灾祸藏伏在它的里面。谁能知道究竟是灾祸呢还是幸福呢

60、治大国,若烹小鲜

译:治理大国,好像煎烹小鱼

61、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大邦不过欲兼畜人④,小邦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

译:所以,大国对小国谦下忍让,就可以取得小国的信任和依赖;小国对大国谦下忍让,就可以见容于大国,大国不要过分想统治小国,小国不要过分想顺从大国,两方面各得所欲求的,大国特别应该谦下忍让。

63、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译:天下的难事,一定从简易的地方做起;天下的大事,一定从微细的部分开端。

64、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九层之台,起于累土③;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译:做事情要在它尚未发生以前就处理妥当;治理国政,要在祸乱没有产生以前就早做准备。九层的高台,筑起于每一堆泥土;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走出来的

65、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①民,将以愚之②。民之难治,以其智多

译:古代善于为道的人,不是教导人民知晓智巧伪诈,而是教导人民淳厚朴实。人们之所以难于统治,乃是因为他们使用太多的智巧心机。

66、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①者,以其善下之,是以圣人②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译:江海所以能够成为百川河流所汇往的地方,乃是由于它善于处在低下的地方,因此,圣人要领导人民,必须用言辞对人民表示谦下,要想领导人民,必须把自己的利益放在他们的后面,因为他不与人民相争,所以天下没有人能和他相争。

67、我有三宝④,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⑤,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译:我有三件法宝执守而且保全它:第一件叫做慈爱;第二件叫做俭啬;第三件是不敢居于天下人的前面。

68、善胜敌者,不与②;善用人者,为之下

译:善于胜敌的人,不与敌人正面冲突;善于用人的人,对人表示谦下

69、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①,而为客②;不敢进寸,而退尺

译:用兵的人曾经这样说,“我不敢主动进犯,而采取守势;不敢前进一步,而宁可后退一尺。”

71、知不知①,尚矣②;不知知③,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④。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译:知道自己还有所不知,这是很高明的。不知道却自以为知道,这就是很糟糕的。有道的圣人没有缺点,因为他把缺点当作缺点。正因为他把缺点当作缺点,所以,他没有缺点。

72、民不畏威①,则大威至②。无狎③其所居,无厌④其所生。夫唯不厌⑤,是以不厌

译:当人民不畏惧统治者的威压时,那么,可怕的祸乱就要到来了。不要逼迫人民不得安居,不要阻塞人民谋生的道路。只有不压迫人民,人民才不厌恶统治者

73、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天之道④,不争而善胜,不应而善应,不召而自来。天网恢恢⑥,疏而不失

译:勇于坚强就会死,勇于柔弱就可以活,自然的规律是,不斗争而善于取胜;不言语而善于应承;不召唤而自动到来,自然的范围,宽广无边,虽然宽疏但并不漏失

74、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常有司杀者③杀。夫代司杀者④杀,是谓代大匠斫⑤,希有不伤其手者矣。

译:人民不畏惧死亡,为什么用死来吓唬他们呢?经常有专管杀人的人去执行杀人的任务,代替专管杀人的人去杀人,就如同代替高明的木匠去砍木头,那代替高明的木匠砍木头的人,很少有不砍伤自己手指头的

76、人之生也柔弱①,其死也坚强②。草木③之生也柔脆④,其死也枯槁⑤。故坚强者死之徒⑥,柔弱者生之徒

译:人活着的时候身体是柔软的,死了以后身体就变得僵硬。草木生长时是柔软脆弱的,死了以后就变得干硬枯槁了。所以坚强的东西属于死亡的一类,柔弱的东西属于生长的一类

77、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①,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译:拉得过满了就把它放松一些,拉得不足了就把它补充一些。自然的规律,是减少有余的补给不足的。可是社会的法则却不是这样,要减少不足的,来奉献给有余的人。

79、和大怨,必有余怨,天道无亲⑤,常与善人。

译:和解深重的怨恨,必然还会残留下残余的怨恨,自然规律对任何人都没有偏爱,永远帮助有德的善人。

80、甘美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⑩,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译:使人民吃得香甜,穿得漂亮、住得安适,过得快乐。国与国之间互相望得见,鸡犬的叫声都可以听得见,但人民从生到死,也不互相往来。

81、信言①不美,美言不信。善者②不辩③,辩者不善。知者不博④,博者不知。天之道,利而不害⑧。圣人之道⑨,为而不争。

译:真实可信的话不漂亮,漂亮的话不真实。善良的人不巧说,巧说的人不善良。真正有知识的人不卖弄,卖弄自己懂得多的人不是真有知识。自然的规律是让万事万物都得到好处,而不伤害它们。圣人的行为准则是,做什么事都不跟别人争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