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们要感谢“中国制造”恐慌论

(2007-09-04 13:26:14)
标签:

时事评论

文化

感悟随笔

生活

中国制造

恐慌

威胁论

贸易

出口

德国

日本

分类: 生活随笔

上个月,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做了一个大型的宣传活动--“相信中国制造”。旨在回应今年上半年以来一些西方国家针对我国部门出口产品的质量问题刮起的妖魔化“中国制造”的冷风。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李长江在节目中回应国外对“中国制造”产品质量的种种质疑,权威发布中国政府对近期一系列出口产品遭遇质量风波的声音,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关注。

 

记得小时候看电影,经常能看到我军收拾战场,缴获枪械的场面—“没有枪,没有炮,美帝国主义给我们造。”当时就觉得这个美帝国主义还真好,帮了我们的大忙,虽然他们自己很郁闷。最近这半年多的“中国制造”恐慌风刮得国人很生气,我倒是不这样看。我的感觉是西方的朋友又来帮助我们了。

 

随着经济全球化,中国产品占有国际市场的份额逐渐增加。今年上半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9809亿美元,增长23.3%;出口5467亿美元,增长27.6%。其中对美国出口增长17.8%,对日本出口增长11.3%,对欧盟出口增长30.2%,对东盟出口增长32.8%。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和贸易扩张速度让世界震惊。去年我陪同成思危主席出访,去过南美的马丘比丘。让我惊奇的是,在那里你别无选择,只能购买“中国制造”。可见,中国制造在全世界的地位,覆盖面是多么地广。

 

但是,在利益面前,我们的国人就会被冲昏头脑,中国人的劣根性就会暴露出来。我们的厂商忘记了低廉的价格并不是我们的民族产品可以制胜的唯一因素,对于产品质量的忽视,甚至有少数不法企业制假、贩假。我们有充分的廉价劳动力,我们有“勤劳而智慧”的优秀民族性,但是我们没有对产品的质量足够重视。虽然大部分的的“中国制造”的质量是合格的,但是我们并没有做到令人称赞的地步,没有要求自己“从优秀到卓越”。

 

就好像人们说起“德国制造”和“日本制造”的时候,就是过硬质量的代名词。而现在的“中国制造”几乎快要演变成了“假冒伪劣”的代名词。当然,我们清楚,西方社会宣扬“中国制造威胁论”本身是一种新的贸易保护形式。

 

为什么我要说这种威胁论是在帮我们呢,这个问题又要回到我一直研究的中国人的文化上面了。我们有句俗话叫“家丑不可外扬”,所以我们也习惯了不把自己人的批评当回事,产品质量问题我们提得不少,新闻经常曝光,相关部门也经常有检查行动,但是并没有形成像这次这样的全国性的大讨论。

 

但是,当有外人来批评我们的时候,我们就认真起来了。要知道,中国人一旦认真起来,就厉害了,不得了了。连中央电视台都搞大型节目了,可见重视程度,可见这股讨论的风潮已经刮得相当猛烈了。所以外来的批评越多,我就越兴奋。我们现在对“德国制造”很有信心,但是100多年前,英国人正是由于担心德国产品质量问题,才要求德国人贴上‘德国制造’的标签,但现在这成了高质量的标志。我想我们中国人把“中国制造”变成质量过硬的代名词也许不需要100年。

 

请参考:与郭振玺、冯军谈品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