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邹邹有理
如果说影视剧的巨大成功是取得前所未有的观众口碑与票房飘红的双丰收,曾经的《士兵突击》绝对是一个最佳的例子。如果说影视剧的另外一种成功就是喜忧参半的评价与各地的收视狂潮,如今的《我的团长我的团》绝对是一个最佳的例子。同样的编剧、同样的导演、同样的演员、同样的男人戏,却是不一样的闭幕结局。或许在中国当红名人需具有十足的绯闻才能配映衬自己的威名,同样影视剧的大红大紫也需要褒贬两方的争执来突出该剧的关注度高低,一边倒得赞扬与批评都会产生太过明显炒作的嫌疑。曾经当张艺谋的《黄金甲》刚刚上映之时,面对铺天盖地的批评之声,出品人张伟平丝毫没有压力的同时多了份欣喜,直到后来邹邹有理才恍然大悟,愈演愈烈的批评之潮不断换来的是票房的一路飘红,想一想,骂得越凶的人其实是看影片最多的人,不仅需要反复揣摩剧中人物的对白、场景,还要反复求证该剧不得人心的若干理由,无形之中成为票房飘红的主力军。如果按照此逻辑,《我的团长我的团》如今面对外界评价的喜忧参半,究竟是胜还是败,自然不言而喻。当媒体齐刷刷的认为此次《我的团长我的团》面对曾经“士兵迷”的倒戈相向,是由于《团长》叙事拖沓、人物繁多、情节不清等原因而致,但有很多的观众却一直对它青睐有加,继续像《士兵突击》一样对《团长》顶礼膜拜的追捧,我承认这其中一水真男人演员的号召力占到大多数,但不得不承认,《团长》的确是一部精品,相比《士兵》中“不抛弃,不放弃”的人生信仰,此次《团长》中面对生命与人性的思考要更深一些,剧中看似像话剧中的大段大段台词则是为观众理解其中含义的辅助工具,但《团长》却不会成为流传不朽的经典之作,相比普通大众人人都可以简单明悟的信仰真谛,此次《团长》要告诉我们的哲理摆脱了通俗易懂,向着《论语》般的哲理奔去,自然难免有反对之声,正常之中却又透露着悲哀,《士兵》火遍大江南北后俘获了众多粉丝的心,很多人认为《团长》的热播肯定会让《士兵》的粉丝阵营继续壮大,却没想到得不偿失的失去大半,你可以认为他们的反对之声是为《团长》造势,其实也是这些粉丝对《团长》最后的绝唱。怪谁呢?
或许《团长》制片方可以找出跟自己没有关系的一万个理由,但面对急功近利的制作电视剧的思路却不能不让我们担心。当我们费尽千辛万难跨越一座高山,或者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做完一道题,接下来明显的会继续挑战更高的山脉、更难得习题,这似乎是人的天性,却往往有时候就成为自己失败的致命点。当冯小刚拍惯了贺岁喜剧突然转身要筹备《夜宴》时,所有的质疑声都成为自己挑战之勇的鼓舞,结果呢?官方说票房又上亿了,除去水分不说,冯导接下来在《集结号》中丢弃多年的御用演员葛优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在没有完全摸清自己观众的秉性的前提下,以自己的主观臆断来判断观众喜好的关注度,注定是大错特错。《团长》的幕后制作人员显然跟冯导的错误如出一辙。以为《士兵》的成功之后,肯定自己的《团长》要比《士兵》故事性更强、场景更大、人物更多,要求更多之中似乎让《团长》离原来《士兵》粉丝期待的越来越远,他们以为《团长》还会秉承《士兵》的不抛弃不放弃精髓将鼓舞进行到底,是的,的确是思想性更浓了,不过也造成了人物繁多、节奏拖沓的弊端。说到现在,大家都清楚了为什么《团长》热播的背后会有批评声,其实这些并不重要,炒作也罢,喧闹也好,我们唯一看重的一点,希望对于自己摄制的影视剧定位准一些,精益求精是追求的最高境界,但不熟悉自己观众定位的前提下,只顾及自己的感受,想必这样会离观众越来越远,没有观众的市场,再好的影视剧都是空谈。
加载中,请稍候......